行万里寻“万里” 曾丽霞视界里的安化黑茶

WPS图片-修改尺寸(1).png

曾丽霞工作照。

红网时刻记者 刘慧婷 通讯员 陈曦 益阳报道

翻遍安化崇山峻岭和农舍作坊,奔赴西北寻觅茶马古道痕迹,18年时间,有一个人纵横万里,用镜头记录安化黑茶茶叶生长、黑茶制作到喝黑茶全过程,还有湮逝在岁月深处的茶马古道遗迹旧存。

她是曾丽霞。2021年,在第五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举办之际,《发酵的时光·曾丽霞镜头里的安化黑茶》出版问世。这是曾丽霞历经十余年,与安化黑茶共同走过的发酵时光。

WPS图片-修改尺寸.png

在安化县南金乡,曾丽霞拍摄下安化第一张照片:山乡深处的阳光。

与安化结缘二十载

曾丽霞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益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益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摄影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内外摄影赛事奖项。

说起与安化之缘,是2001年调入安化工作建立的。当初的曾丽霞,还只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受家人影响,她还成为了一名摄影爱好者。2003年,在安化县南金乡,曾丽霞拍摄下安化第一张照片,自此,被安化黑茶吸引。

摄影和写作的双重身份,成就了曾丽霞敏锐的眼和柔和的心。“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在曾丽霞眼中,黑茶便是那抹光明,以夜色命名的黑茶,茶香沁人心脾,能让心如同徜徉在温暖阳光。

安化的美景吸引着曾丽霞,安化黑茶手工制作技艺更让她难忘。十多年来,曾丽霞翻遍了安化的崇山峻岭、田野茶园,访农舍走作坊,从小作坊到大茶厂。其间,有着为抢拍到精彩镜头的欣喜,也有因俗事缠身,分身乏术,导致错失良机而抱憾的酸楚。

除了寻茶乡美景、记录茶叶生长和黑茶制作过程,曾丽霞还想着探寻历史长廊中的点点痕迹。“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由来已久,在边疆地区,消食祛腻、清理肠道的安化黑茶大受欢迎,曾丽霞连续多年奔赴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地为安化黑茶追根溯源,找寻安化黑茶沿着茶马古道走向远方的过往。

曾丽霞身形瘦削,但日常是背扛着沉重的摄影机器,为某个镜头接连蹲守数个钟头,乃至数日,常以馒头、面包、矿泉水充饥果腹,还曾为了追求一幅更完美的作品,连续守了三年,只为抓拍到心目中“最美好的那一瞬”。为此吃过的苦,曾丽霞都置之脑后,脚踝骨裂时的疼痛常能被抓拍到的美好画面所覆盖。朋友都笑她傻,曾丽霞回复得往往是一抹为得到好素材而满足的笑容。

WPS图片-修改尺寸(2).png

曾丽霞带着摄影机器在山中蹲守。

退休后的新尝试

《发酵的时光》出版,于曾丽霞而言,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缘分。

2019年,与安化、与安化黑茶结缘十余年之久,曾丽霞积累了大量有关安化黑茶的照片。而当时,关于安化黑茶的书籍已有许多,文字居多。“我就想,我要以诗情画意的形式来表达,要有一点创新。”想法一冒出,就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曾丽霞开始了新一轮尝试探索。

作为文学爱好者,曾丽霞深受作家周立波“扎根人民、扎根农村“精神影响。“2018年时,我曾在周立波诞辰110周年群众纪念活动中现场聆听周立波孙女周仰之对周立波文学的深入剖析,受益匪浅。”这也促使曾丽霞在本应踏入悠闲自在的退休生活时,一头“扎进”了安化的山村,与三两本地好友,开着车翻山越岭,踏遍安化每个角落。

曾丽霞眼中的诗意茶乡浪漫。4950平方公里的土地,氤氲出灵山秀水,峰峦叠嶂,溪流密布,常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般;在她镜头里,制茶工艺却是写实。记录工前、编制、香融、汽蒸、装篓、踩制、锁口、晾晒以及采收、杀青、精选、烘培、成品、质检等既复杂又神奇的工艺过程,照片的张力,让人依稀间,似乎还能听到踩茶的呐喊与律动。

经过十多年努力和近三年的整理补拍及写作,完成了由154幅作品组成的《发酵的时光----曾丽霞镜头里的安化黑茶》,从产于北纬30°的安化黑茶入手,以独有的摄影集、诗文和注释介绍的模式,组合成从茶叶生长到、黑茶制作尤其是千两茶的制作到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以及品黑茶和收藏黑茶等四个章节,即茶乡山水、茶工风采、万里茶道和黑茶飘香。从素材收集到出版,都由曾丽霞亲自操刀。她以观察者、探索者、参与者、思想者的身份,倾注了一个摄影家兼作家的专业主义精神,用镜头呈现“时间的特写”,只为让安化黑茶的点滴能留下难能可贵的纪念。

WPS图片-修改尺寸(3).png

曾丽霞镜头里的安化县。

山乡巨变新篇章

安化,是万里茶道的起点之一。山水、茶园、古道、茗品是安化黑茶关键点,同时也是曾丽霞摄影集的脉络重点。

读者跟随书中镜头走进千年古境中绵延着的神秘茶马古道。一条条茶马古道,一座座茶乡遗址,一件件黑茶往事,呈现出万里茶道中的安化茶史。在视觉享受中,进一步加深对黑茶的了解。

曾丽霞认为万里茶道是令人憧憬的。在崇山峻岭和山涧溪流间顽强生长的神秘茶马古道,承载着安化的过去、现在和更远的未来,现在仍保存完好的遗迹,似在娓娓道出“茶事斯为盛,人烟两岸稠”的盛世奇观。但曾丽霞眼中的安化黑茶是特殊的。饮黑茶从古至今贯穿亚欧,在中国西北边陲大受欢迎,回归本土,还衍生出富民的茶旅文体康大产业。

如今,安化县把小茶叶做成了大产业,把小茶园做成了大景区,2019年荣登中国产茶百强县第一名。产业脱贫里的“安化模式”,让安化黑茶产业在4950平方公里的梅山大地上华丽绽放。

黑茶之乡,关于茶的故事已延续千年,马帮悠悠,驼铃声声,现在,安化黑茶顺着万里茶道一路悠扬。益阳市委常委、安化县委书记刘勇会曾形象地描绘过24小时健康茶生活场景:早上起床洗漱用茶牙膏刷牙,早餐吃茶早点;白天旅游,走茶马古道、游茶香花海,沿途品韵味黑茶;晚上观赏《天下茶道》大型实景演出剧,再入住茶园民宿,入睡前敷一个茶面膜,梦里还会遇见“茶花女”……

正如曾丽霞书中前言所写:安化黑茶以发酵的方式凝固了时间,万里茶道以蔓延的方式拓展了空间。一片茶叶的故事让安化日新月异,茶旅文康帛卷的展开,绘制一幅葱郁的乡村振兴宏图。发酵的时光在继续着,曾丽霞的镜头没有歇止,她仍深深地牵挂着安化这片土地,继续记录安化黑茶“山乡巨变”新篇章。

视频来源:益阳日报·大益阳客户端

《发酵的时光·曾丽霞镜头里的安化黑茶》拍摄的部分图集与诗文展示

WPS图片-修改尺寸(4).png

WPS图片-修改尺寸(5).png

一、茶乡山水章节,用诗情画意的形式展现以安化茶园为背景的山水风光。

WPS图片-修改尺寸.png

茶乡日出

冲破黎明的雾霭

冉冉升起

一圆最大的金色唱盘

奏响天籁之音

唤醒大地

WPS图片-修改尺寸.png

采撷春光

茶树新芽

被春风修剪成一行行诗句

在晨雾里挥毫 在阳光下吟唱

等春燕衔来一场雨水

等采茶姑娘灵巧的手指

奏响和谐乐章

WPS图片-修改尺寸(1).png

黄沙坪晨光

云雾缥缈的湖面上 霞光倒映其间 宛如梦境

微风吹来 泛起层层涟漪 远处中国黑茶博物馆若隐若现

WPS图片-修改尺寸(2).png

茶园春晓

翠绿的茶树 成片成片 爬满山坡 掐着腰 摆开一朵花的姿式 巧笑倩兮

三五成群的采茶姑娘 背着竹篓 穿行于茶山

她们踩着春天的鼓点 在云雾中徜徉 在春风里嫣然

二、茶工风采章节,用纪实与诗意并存的形式,展示制茶工人的风采。

WPS图片-修改尺寸(3).png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小憩  谈笑风生..jpg

谈笑风生

阳光洒在身上

似乎连时光都弥漫着香醇的味道

快乐洋溢在脸上

幸福发自内心

手筑茯砖.png

手筑茯砖茶

千两茶工..jpg

千两茶工

用一生 做好一件事

那份善良 坚毅 细致 在白墙黛瓦中回旋

化作永恒的匠人匠心

三、万里茶道章节,以影像叙事抒情。用写实回顾往事,用写意展示未来。

马帮铃响.png

马帮铃响

悠远的马蹄声

回响于苍凉崎岖的茶道

蜿蜒于崇山峻岭

高原大漠

穿透历史尘埃

安化山高路险,在崇山峻岭和山涧溪流之间,绵延着一条神秘的茶马古道。

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

风雨廊桥.png

风雨廊桥

一座老桥

一个故事

一壶岁月熬成的茶

数十座风雨廊桥是万里茶道最为迷人的景观

风雨廊桥集亭廊牌坊于一体默然屹立于风雨之中

每一座风雨廊桥都是一段丰饶而又依然鲜活的历史

安化第一茶厂百年老木仓.png

安化第一茶厂百年老木仓

卯榫相接的纯木仓体,忠实记录着时间经过的印迹,与周围黑瓦红砖的老厂房一起拼贴着泛黄的往事,给人以质朴温暖之感。更重要的是,它能起到自然恒温的作用。

资江潮起又潮落,它已在此默立了119年。

胡杨驼铃.png

胡杨驼铃

遥想当年

马帮 驼队

驮着茶叶

带着资水的气息

跋山涉水 风餐露宿 远赴他乡

换回羊毛 马匹 药材

也给西北少数民族兄弟姐妹

送去生命之饮

烫金的马群.png

烫金的马群

天涯很远

崎岖的茶道

淹没了多少故事

又点燃了多少希望

每一个歇脚的地方

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四、黑茶飘香章节,通过用图像静、动变换的表达方法,从茶具、到茶艺,到生活用茶,感受到动静之间变换的韵律、节奏的美感,来感受生活的美好。

烧水煮茶.png

烧水煮茶

WPS图片-修改尺寸(13).png

茶亦醉人何须酒

茶味氤氲故事多.png

茶味氤氲故事多

新茶一盏享春光.png

新茶一盏享春光

酥油茶香.png

酥油茶香

微信图片_20211018232922.png

茶乡故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