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英模经大忠、王毅作客红网

2008-06-17 16:10:17 [稿源:] [作者:] [编辑:]

 

抗震救灾英模王毅(武警某师参谋长)

    小婧:当经县长经历生死一刻,那个时候是下午2点28分。王参谋长,您当时在做什么?
   
    王毅:我当时在作战指挥中心。
   
    小婧:你是什么时候接到的通知?
   
    王毅:地震发生以后,我们作战指挥中心因为部队在助训,相对兵力比较分散,要检查每个点有没有伤亡情况和受损失的情况,同时这个时候我们政委根据地震的情况做准备。主要部队在检查自己伤亡的情况下,部队做好参加抗震救灾的准备,我们接到命令的时候,武警总部是当天下午16点06分发出的作战命令。
   
    小婧:大家都很着急,唯一的想法就是进去,进到第一线。我比较好奇,你们是第一支队伍进入汶川的,也是第一时间发给我们消息的。为什么会选择你们的部队第一支部队进去呢?
   
    王毅:不是选第一支部队,因为当时地震发生以后,在胡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挥下,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包含民兵预备役都是从不同的方向,向地震灾区进发,包括我们部队在内,都是三个方向,有从往汶川方向的,有都江堰方向的,也有往茂县的,是这样的。
   
    小婧:是我的概念错误,你们是第一个到达的,与时间和生命赛跑的话,你们是第一个到的。
   
    王毅:对,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部队,有的部队他13号就到了汶川,到了北川,到了汶川的映秀。
   
    小婧:那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当时您应该知道现场情况非常惨烈,出发前你们部队准备了一些什么?
   
    王毅:我们部队根据地震方面一些相关的训练,我们准备了一些重型机械,按照工兵和防滑分队准备了一些推土的吊车和装载设备。
   
    小婧:大型设备都准备了?
   
    王毅:防化分队还准备了一些其他的化学品,这些都准备了。更多的是战士自己准备的一些铁球锹,十字镐,以及其他的救灾物资。
   
    小婧:那个时候大型设备进不去,你们是在什么时候选择徒步的?
   
    王毅:大型设备是随着车队一块行进的,最后去到汶川92公里的时候,道路被完全堵塞了,这时候都进不去,部队就改为徒步,轻装进去。
   
   小婧:那在这个过程当中,看到当时这种情况想象到未来会面对一些什么吗?
   
    王毅:当时在整个车队行进当中,和当时下车的时候,已经接近震中的一些地区了,看到周边的,公路两边的群众房屋倒塌的报损的很多,受灾也很严重。当时我们想震中会不会更惨烈,所以当时想部队尽快的到达震中展开救援行动。
   
    小婧:应该有一个心理准备?
   
    王毅:对。
   
    小婧:在地震来的那一刻,全中国都震惊了。像我们这些没有亲身经历现场的人,是无法想象在现场那种无法掌控的紧张,恐惧、危险。在那种情况下,如何做出理智的、及时的判断和应急方案,如何坚定自己的信念来面对威胁,不是每个人可以做到的。但是只要做到了他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都令我们敬佩。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经县长,你已经出了县委大院,在县委大院组织了一个疏散集中点,那个时候集中了多少人?
   
    经大忠:当时北川的地震非常非常的惨烈,当初的人一个是从会场带了300多人出来,后来就是周边的群众,安排党组书记杨副主任还有一个副县长,他们就负责周边地区叫群众到集中点疏散,也算是一个安全的地方。那个地方集中的400多人,以后多一些,陆陆续续从周边其他地方疏散过来的,是有一个过程。实际上,当时在县委广场里面,我就在考虑这个问题,怎么办?那个时候已经知道道路交通不通了,通讯中断了,没办法跟外面取得联系。四周基本上就是一个死城、孤城,到处都是山体滑坡,到处断了道,到处都有水这么一个情况。所以当时就在考虑,全场怎么设置一个疏散集中点,尽快在第一时间,把很危险的地方的群众撤离出来,这肯定是第一个方案。当时可能有五个,我们的城市分为两个城区,一个我们称为老城区,就是老街十字路口和县委大楼是两个,那么新城区应该在北川大酒店比较宽一点,政府广场还有一个夏雨大桥,这么一个位置设三个点,当时目标是很明确的,沿途围绕路线一边喊群众,组织临时每一点点的负责人,通知周边的人,挨个挨个跑,当时第一希望就希望把这五个点,临时的组织和人员都组织起来,要他们开展工作,这是第一。第二掌握全城的灾情,下一步怎么办。
   
    小婧:我就比较佩服您,在那样的情况下,人们都是惊慌失措的,尤其是一个集体动作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盲目的时候,大家寻求生的希望的时候,您是如何使他们安静下来,然后有序的组织大家,很好的疏散的?
   
    经大忠:其实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个事情还不是很难。
   
    小婧:还不难吗?
   
    经大忠:还不是很难。那个事情,大家的第一就是逃生,尽快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点保护自己。因为周边的情况房屋基本上全部倒塌,上面的山坡滑下来压在房子上,自然灾害人是没有办法与它抗衡,所以当时第一个意思就是找一个逃生的地方,在这个时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哪一个东西安全,虽然说这个地方是安全,这点很重要。所以群众与群众之间肯定这个公信度是不够的,企业来说,社会其他方面来说也是不够的,这个时间就是政府的比较重要的,政府指的是平时有研究、有论证、有预案,是科学的,肯定是可信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思路清楚,不要慌乱,能够把这个点指出来,很快就向那个地方集中。
  
     小婧:因通讯中断和外界失去了联系,周围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必须要和外界取得联系,寻求救援,你们组织了几个队伍出去,当时大家也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出去的吧?
   
    经大忠:当时的救援,现在看来就是整个天翻地覆,说白了就是地球这一块就要毁掉了。在这个地方集中,大家认为生的希望还是比较小,但是出去就是一个个体,那么就走向灭亡,也肯定要遇难。所以安排出去报信的话,肯定是要遇难的,没什么说的。所以当时安排青壮年出去报信,先安排了三批,安排出去我心里也没数,我知道这个事情报信肯定不会成功,是要死的。
    
    小婧:是点名要谁去,还是他们主动报名?
   
    经大忠:要点名。你要看他行不行,因为他们背负这么大的责任,我们有这么多人等着救援,等着武警、等着部队,等着上面的指示,我也希望这种救援。第三批出去以后,我还是感觉到没有把握,觉得这个信报不了。后来一批,我就安排组织部的一个部长,当时是非常非常艰难,当时走的时候,大概走了4、5米,回过头来看我一下,非常非常的绝望,他还是不希望离开我们这个群体,他的希望就是要死,我们死在一起,最后为了肩负这个责任还是坚定的去了。
   
    小婧:他是一个人走的吗?
   
    经大忠:带了一个年轻人。当时在滑坡最严重的地方,他搬出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从悬崖上跑过来再走的,他也认为这是他为群众做的最后一件事情,现在看起来。
   
    小婧:都是很壮烈。在这种情况下,他离开之前,您跟他说了一些什么?
   
    经大忠:没说什么,就是一种命令式的口气,就是报信;第二就是眼神,你必须去;第三个就是明确的说,反正没有死亡之前,你就要拼命的出去,不能回来。要是活着回来没有报信,我肯定要找你说话。
   
    小婧:在那个时候他肩上背负着很多人生的希望。
   
    经大忠:实际上报信这一块,王部长做出的党性和责任性都是比较强的,实际上当时他也知道他的责任,他的报信现场这个情况现场报到上面的就是他,就是这个王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