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代表陈君文、田奇18日做客红网嘉宾访谈
红网主持人小婧
小婧:前段时间看央视一档节目在到处问大家“您幸福吗”,这个节目看的人印象很深。我想了解一下,在株洲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上面,有什么样的举措呢?
陈君文:老百姓幸福指数,我觉得像现在这个状态,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就业,要让老百姓都能够充分的就业。二是要提高老百姓收入水平。习总书记讲了,要让老百姓收入满不满意来衡量我们的工作,是不是稳定的就业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其实幸福这个是至关重要。再一个要提升城乡环境,环境很重要。城市居住环境是应该党委政府做的事,这是公共产品、公益事业,党委政府做的,不是哪个企业、哪个个人能做的,所以提升这三个水平,提高收入水平,提高就业水平,提高环境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觉得现在提高幸福指数,老百姓幸不幸福,幸福在于感受,工作在于结果,生活在于过程,身体在于心态。生活不能讲结果,生活开心每一天才是生活,幸福是什么?不是官大就幸福,不是钱多就幸福,钱多钱少没完没了,官大官小都有烦恼,是一种感受好,居住环境很好,家庭很幸福,我们周边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很好,这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不去追求谁的官大这个没完没了的。心态好,身体会好,心态好睡觉睡得好,吃也吃得很香,他身体就自然会好,想得太多太复杂身体不好。
小婧:我也经常到株洲去出差,每次到株洲,株洲有一项民生工程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就是电动公交和公共自行车,这个做得挺好。前几天我在红网传媒上面还看到您一张照片,就是您骑自行车的照片,您现在还骑自行车上班吗?
陈君文:骑自行车。自行车经常带着的。骑自行车,说心里话,绝对不是做形式主义,开始人家觉得市委书记又不是没车坐,骑什么自行车,作秀。我记得上次你也采访我这个事了,我说现在株洲人不再讲我骑自行车作秀,因为我经常骑,而且骑自行车。第一,市委书记骑自行车,碰到有的骑自行车老百姓看到我,跟我赶到前面去,你是陈书记吗?我是陈书记。是吗?怎么骑自行车?晚上十点钟还骑自行车,我说我加班回来。他说他儿子在天元区当主任,问我认不认识,我说认识,跟我聊天,讲起社会上的哪些方面的事也反映,有时候反映后马上给他解决,他回去马上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跟家里人讲,今天看到陈书记了,这就是平等的,为官为当民,我们都要退下来当老百姓的,提前让老百姓感受更好,然后老百姓觉得我们活得很有尊严,书记跟我们一样,融洽了干群关系。还有一个我觉得对节能减排有好处,大家都骑车,对身体也有好处。再一个,我觉得最重要的,减少那些困难群体的支出,搭公交车要钱,骑自行车三个小时不要钱,政府给老百姓买单,学生也可以骑,也可以减少支出,减少支出就是增加他们的收入,所以我觉得无论是社会和谐,无论是民生,无论是节能减排,无论是对老百姓健康都很有好处,所以株洲市干了两年。开始做的时候有记者采访我,能坚持吗?有的地方没有搞下去。我们搞得下去,我有信心,企业化管理的,市场原则的,政府主导的,所以现在运行情况很好。
小婧:我记得我看了一个新闻报道,您居住的小区的一个保安看到过您,有时候自行车爆胎、漏气,自己还打气。这一项运动确实对自身也好,对您的工作也有好处,你刚刚说在路上碰到老百姓,更能够容易了解大家的需求。
陈君文:去年热天,很大热天,我骑车,旁边有一个环卫工人看到我说:陈书记,你过来一下跟我聊一聊。跑的阴处,他说书记我跟你反映一个情况,我们天元区不给我们发高温补助,那些机关干部坐房间里还有高温补助,我说真的?他说是,不然你去讲,我不会讲假话。我回去给处长打电话,是没有发,我说为什么不发?他说他原来只有800,现在加到1000,加的高温补助吗?不是,是把收入提高以后,抵了高温补助,我说那是两回事,后来发了,发了以后大家很高兴。像这些事如果他给我写信,如果是通过门卫传达,通过秘书处很难,这是我亲身感受的。
小婧:其实我们经常说为民谋福利,民生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落到实处,从细节做起。
陈君文:就是让老百姓能感受到,民生改善不能喊空口号,不能天天在会议上、电视上、报纸上看到大家讲民生。陈局老给我提个数据说70以上了,民生改善支出占到财政收入,我也不看这个数字,你讲大了,老百姓看不懂,看得懂的会觉得你吹牛,没有看到民生改善在哪里。所以关键在于感受,在于老百姓能不能实实在在的有感受,觉得民生是在帮我们做事。我们的公交车由两块降到一块,财政要跟公交公司补贴的,把民生的问题解决好,把价格降下来。
小婧:关于民生问题,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出来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优,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发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那么我请教一下田书记,在石鼓有名的四大书院之首石鼓书院大家都知道,而且石鼓这样一个叫法,在秦朝就开始了,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石鼓区是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地区。这样一个有特色的地区,我们在为民谋福利上面是如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呢?
田奇:应该说这个民生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刚才君文书记也说到了他的一些体会,我们现在讲的落实好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切实把民生的问题解决好,真真切切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应当说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作为基层党委政府还有几个方面:一是干部要下去。就像书记说的,他在通过骑自行车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老百姓,那么实际上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民生方面的着力点也不一样,解决民生问题首先可能是要把好民生的脉搏,知道老百姓所想所思,他所需要的和难处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这些年我们也是通过走到基层去,到一线推行一线工作法、民生大走访,了解老百姓的情况,然后根据老百姓的需要把最迫切的问题提出来,有计划、有步骤的解决这些问题。二是政策要兑现。近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涉及了方方面面,都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基层就是这些政策落实的操盘手,只有通过我们努力的工作,确保上级的惠民政策不走样,不打折扣不停留,把政策落实到老百姓手中,同时在落实过程中不能有私人的想法,我们是为老百姓服务,应该为他做的,应该是更好的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把这个政策落得更好一些,服务的理念更强一些。三是把实事办好。前面我们讲了,老百姓有很多的要求,但是我们不可能每件事都能解决掉,但我想十八大报告里面讲了,多干人民满意的实事好事,按照这个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大财力的投入,每年要集中力量办几件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而且他最需要做的事情,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在这样努力。四是社会保障要有力。因为社保问题可能是老百姓最担心的问题,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那么这个只有我们不断的加大社保覆盖面,保证力度提升,老百姓才会真正感觉到安全,真正觉得有幸福感。
小婧:我们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也要追求发展的果实不打折扣的落到人民手上。最后请教两位嘉宾的共同问题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十八大报告的非常靓丽的词眼,成为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一极。那么在生态文明上,两位是怎么理解的?首先请教陈书记,08年采访您的时候,问您最大的压力是什么?当时回答最大的压力是环保问题。现在通过这几年两型社会的建设,这个压力应该没有以前那么大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面,株洲又是如何部署的吗?
陈君文: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拿到五位一体层面去决策,确实是当前我们落实十八大精神最重要的条件。我先讲三个提升一个提升生态水平,当时采访我的时候,那个时候正在下决心要关掉113家污染企业,砸掉350根烟囱。关企业砸烟囱是压力最大的时候,那么多污染,空气质量那么差,怎么讲生态好。我们觉得一个战略是战略思想,生态优先的战略思想。株洲讲建设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我特别解释株洲的生态是什么?生态不仅仅是自然生态,当然自然生态是很重要的,大栽树栽大树,把空气质量搞好,美化城市,吸纳二氧化硫,释放氧气。同时我解释,株洲生态该包括政治生态、金融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软实力软环境都要包括,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在要GDP,经济总量要,绿色GDP也要,两个数字都要,现在把它看得重。既看GDP,更看GDP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看它怎么样通过消费拉动GDP,低碳的经济。现在株洲要由黑色向绿色转变,高碳由低碳转变,由制造向创造转变,这都是实施生态环境很重要的一条。株洲要建成三园:一是建设成为乐园,就是要让株洲人享受快乐的生活;二是花园,要满街都是花木树草、鸟语花香,把树木花草种得更多,要让株洲的城区看不到黄土,今后让生态,让树把整个城区包起来,能够形成很好的空气质量。三是成为创业园,让投资商、让专家学者、技术人才都向株洲涌来,因为这个地方有很好的生态关系,包括软环境,纳税包括人至上、企业法人代表至上,把他们看得很重。我们的公务员、各个局办事机构有关部门都以纳税人至上,真正为企业服务,创业者就会来,形成一个创业园,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到株洲去创业,让株洲人在这个地方很平等,很有尊严,活得很开心,很欢乐。花园就是在一个花园城市一样的,把株洲这个重工业城市、城市污染的城市,建成花园城市,这个目标是比较高的,但是按照十八大精神,生态优先的这种战略思想,我们也有信心做到。
小婧: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陈君文:自加压力,我们说株洲是个工业城市,我们在创全国的环保模范城市。要创环保模范城市,你说工业很多怎么创环保模式?我们现在26项指标体系已基本达到。第一次评审已经评审了,国家初评了,还没拿到牌子,我们还在冲刺。所以做这些工作都是自加压力,像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建设,是要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自加压力真正把它做好,因为这个战略思想是党中央对老百姓,总书记讲中华复兴、中国梦也好,都要我们一级一级党委政府去把它实施,用生态优先的原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很重要的具体举措。
小婧:花园、乐园、创业园,非常吸引人的概念,也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和维护。株洲市有这样一个奋斗目标,而在石鼓区,本身就是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区,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那么在石鼓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你们有什么特色呢?
田奇:石鼓是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在这个区里头,湘江、耒水在这里汇流,衡阳是江河资源最多的地方,在全国也不多见。石鼓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守住这片净土就是守住我们的金饭豌。按照十八大的要求,把生态文明的建设融入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具体来说有三个字:一个转,一个建,一个治,三管齐下,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静的美丽石鼓。转就是推动企业的转型发展,过去石鼓区是衡阳工业比较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化工和冶金企业比较居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给环境带来很大的伤害,这些年我们致力于产业转型,以三产旺二产精一产特的目标,加大污染企业的退二进三力度,不断的发展商贸物流业,比较成功的探索出一条绿色崛起之路,今后我们将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商贸文化新区,积极创造一种环境与产业互动的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双赢的模式。二是建,加快生态环境的建设。我们也将充分利用山水资源,大力推进我们的山边绿化工程,加快公园建设,城市公园让我们的城市绿起来、美起来,同时还要引导群众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共同建设美丽的石鼓。三是治,加大环境的治理力度,我们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问题为重点,认真贯彻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在城市里头,主要是废气、废水、废渣、噪音和灰尘的治理,在农村加大环境综合整治。我们想通过两年时间,让农村环境有一个彻底的改观,同时因为我们是湘江上游,刚才讲的化工冶炼企业比较多,通过关停这些企业,同时要加大湘江水污染治理,还有这个区域的重金属污染治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