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秋季“情绪感冒”易高发

2016-10-20 13:52:18 [稿源:衡阳电视台] [作者:] [编辑:彭莎]

    骗子从不会放过任何行骗的机会。微信勃兴,骗子亦迅速将“阵地”搬到了微信群。最近,有媒体曝出以“民族大业”为幌子,专门坑老的骗局。设局者通过微信群对老人们洗脑,声称国家解冻数以兆亿元计的“民族海外资产”,只需报名缴纳少量手续费,即可获巨额善款。

   在近年形形色色的骗局中,老年人不幸成为上当受骗的“高危群体”。从免费体检推销五花八门的营养品、药品,到吹得天花乱坠的“高回报”理财产品、投资入股等,不少老人多年的积蓄换成了终身也吃不完的“养生补品”;有的甚至四处举债“投资入股”或购理财产品,以致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事实上,在旁观者看来,许多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漏洞百出,但见多识广的老人们却像吃了蒙汗药般频频中招掉入陷阱。曾有调查显示,九成受访者都认为老年人易中骗子的圈套。历经岁月磨砺,阅历丰富的老人最易上当受骗,看似不合情理,却有着内在的逻辑。家庭少子化或空巢,令老人备受冷落;与社会脱节,又令老人对新技术缺少识别能力,很容易被忽悠;许多老人困守孤寂的晚年生活,急欲找寻精神寄托,也正中宵小之徒下怀。

   造成当下这种难堪的现实,固然有老人自身原因,但更多也映衬出从家庭到社会,对老人晚年生活的关爱和制度救济的缺失。爱老敬老乃中国社会的优良传统,在现代社会里,我们的老人却成了诈骗犯罪的重点关照对象,这就暴露出社会治理的疏漏。因此,对形形色色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活动,必须强化有效打击。尤其是像微信等新兴媒体,更应发挥平台自身的优势,强化风险防范与阻断机制,绝不为诈骗提供便利平台。总之,对这类诈骗活动,既要保持惩处的高压态势,亦要在技术平台上釜底抽薪,使其无藏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