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杭州:小学老师把试卷放大一倍 成绩中下的学生考出高分

2017-03-16 11:20:26 [稿源:安徽卫视] [作者:] [编辑:廖轩仪]

 

[视频]杭州一小学老师把试卷放大了一倍 成绩中下的学生考出高分

    因为老师在考试时做了一个小小的变动,平时成绩中下的学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原来,老师只是把试卷放大一倍,给学生做。

    想到这个点子的老师叫孙志君,是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校区四(11)班的班主任,昨天,她把这个尝试发到了朋友圈,家长们纷纷点赞。

    她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方法?是巧合还是真的有效果?记者采访后发现,背后还是挺有些道道的。

    日前,孙老师在班里进行了一次语文第二单元测验,“我把试卷放大了一倍,让班里的个别学生做放大的试卷。”

    考试结束后,孙老师问其中一个男生:“这次考试有什么感觉?”男生回答:“我都做完了,看题目没有以前那么累了。”

    成绩出来,孙老师心头一喜,那个男孩子进步很大:识字部分只扣了3.5分,得了优。“这个男生平时写作业比较慢,错别字多,但人很聪明,学习也蛮努力的,我一直在想,他为什么成绩上不去?除了其他因素,会不会是视知觉辨析能力比较弱?”

    先来名词解释下:视知觉。

    孙老师说:“视知觉跟视力不一样,是眼睛看到的东西,折射到大脑,中枢神经再分析综合做出反应的过程,其中又包括视知觉辨析能力、视知觉记忆力、眼球追踪能力等,这些都与学习很有关系。”

    视知觉弱的孩子,写字比较慢,错别字相对比较多。孙老师说,他们可能不是不懂,而是面对密密麻麻的卷子,就懵了。“我们一般的试卷大小,对他们来说可能不够大,他们看不清,所以会把很多形近字看成是一样的。每次考试,他们会在这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眼睛看久了会累,注意力分散,导致恶性循环。”

    孙老师说,以前每次考试,这个男生基本上都是来不及完成的,这一次不仅全部做完了,成绩也提高了很多,“所以我还是想把这个小尝试继续做下去”。

    能重视视知觉,想到了放大试卷这个点子,和孙老师学过心理学很有关系。

    孙老师教龄才5年,但她在2014年考出了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证书,是学校心理辅导站的站长。

    “我工作第一年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有些孩子再怎么努力,成绩就是上不去?家长也很崩溃,不知道该怎么办?”孙老师经过学习后发现,这与孩子的智商无关,可能是生理发育的问题,导致孩子的能力与智商不匹配。

    于是,她就有针对性地了解每个孩子,并把他们的能力开发出来。就以文章中的这位男同学为例,他就像一台像素低的相机,有的孩子一目十行,他要一字一句用手指着读才行,“所以我才会想到把试卷放大一倍给他做。这种做法不适合所有的孩子,如果班里有错别字频出、书写特别慢的学生,不妨试试看。”孙老师建议。

    孙老师在尝试“放大试卷”前,跟这位男生的妈妈交流过,男生妈妈认为“这是一个有创意的做法”。

    “对自己的孩子,我们也很用心,但从来没有去关注孩子视知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位妈妈告诉记者,现在有老师能个别对待不同的孩子,想出办法,并且试用起来,作为家长是很支持的。

    这次考试成绩出来,妈妈发现,儿子非常开心,但却不知道成绩提高的原因。妈妈就和儿子仔细分析,觉得试卷放大是关键原因,“他写作业比较慢,要比其他同学多花一倍的时间。他在家里写作业的效率要比在学校好,可能家里练习的辅导材料都是宽版的,字体比较大。”

    妈妈说,儿子是班里年龄最小的,成绩一直比较靠后,她本来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我也给他报过阅读、英语、数学的培训班,只坚持了一会,儿子不想上,我也觉得他应付不了,所以就放弃了。”

    为了儿子,妈妈接触了心理学,所以知道孙老师的想法后,她非常认同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不一样的孩子,“儿子还是蛮幸福的,有这样一个懂教育的好老师。儿子整天乐呵呵的,性格还好,我现在不拿他跟别人比,只跟自己比。学会尊重他的发育节奏,不去逼他。”

    而之前,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孙老师牵头,和一些班主任、老师搞了一个“一年级感统训练”项目,就是针对一些生理发育滞后的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孩子成绩落后,只能把玩的时间让位给学习,跟同学交往的时间也少了,成长过程中得到的肯定也少,自信心低,可能会对整个人生有影响。这样的学生现在有不少,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需要老师特别关注的学生,真不少

    孙老师的一个小动作,看似随意,其实就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因材施教”。

    孙老师说,在欧美国家,一些大型的考试中,针对一些特别的孩子,是允许把试卷放大的,这也是惯例。

    那为什么在我们身边,却很少看到这样的方式?

    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路校区的邬校长承认,大部分老师对于孩子的个别情况,是很难进行个别判断的。“这个需要专门观察,而且懂得一点医学、心理学知识,老师才能判断出孩子为什么成绩不理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现实是,需要老师特别关注的学生,不是个例。

    学能拓展中心的教学总监吕敏告诉记者,他们曾对杭州2万名学生、500多名老师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30%的孩子存在读写障碍。

    吕敏说:“读写障碍是一种非智商因素,大部分学困生智商是正常的,以前归因于学习态度问题,其实是生理性的原因,导致智商无法正常发挥。”这些读写障碍的学生不适应常规性的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自信,特别需要因材施教,“而拥有专业知识的医生无法介入学校教育。比如,医生对家长说,你的孩子适应不了那么多作业。当家长把医生的建议告诉老师后,老师的反应往往是,作业是不能减少的,除非有医生证明,而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问题,又没有达到开证明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