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新时代】全国人大代表 庹勤慧 唐纯玉 杨尚真: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中医药事业
红网时刻3月7日讯(记者 汪衡 杨斌 李慧芳)“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改善妇幼保健服务。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让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向善向上,国家必将生机勃勃、走向繁荣富强。就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红网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中医药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庹勤慧,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时代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唐纯玉,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怀化市中医医院国医堂主任杨尚真做客红网访谈室。他们表示,中医药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所以现在我们需要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中医药业。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需要多方位宣传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发展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我国中医药行业在加强科研创新、制定行业标准、对接国际规则等领域不断深耕,逐渐摸索出中医药发展的科学路径,中医药国际化渐入佳境,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接受,但中医药在国内外依然遭受一些人的质疑和抨击,这对中医药的推广来说,无疑是一种阻碍。
“中医药是国粹,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唐纯玉建议,宣传和推广中医药,应该从教育和人才入手,将中医中的一些健康知识编入到学生的课本当中去,让更多人能了解中医相关的知识。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也应该出台一些政策,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中医药行业。
“要让人了解中医药,接受中医药,最重要的还是要让疗效说话。”一直致力于中医药临床的杨尚真建议,中医药应该源于临床,回归临床。“疗效才是硬道理。”他说,只有在疗效的基础上,加以宣传,才能让人们真的接受中医药。
“中医其实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通过传统文化的复兴,也能把中医文化深入人心。”庹勤慧说,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关于中医院方面的知识的运用,“比如炖鸡时我们会加入一点枸杞。”她建议,中医文化应该加强科普宣传,将更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医院文化传播到千家万户。同时,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科普宣传人员多下基层,下农村。
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中医药
“中医药的创新需要从全产业链入手。”唐纯玉说,中医院的创新需要从中药材、制药工艺和标准、新药研发、成品药的评价研究等方面入手,实现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杨尚真介绍,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发展了五千多年, 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西医虽然发展的时间大大少于中医,但因为借鉴了现代科技的发展,才发展这么迅速。所以中医药的发展,也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将中医的“望闻问切”进行延伸,然后再运用中医理论进行治疗。他认为,医学无国界。中医药应该走出去服务更多的人。中西医两套医学体系不是谁取代谁,而是互补、共生,达到双赢。中医学、西医学两种医学体系不同,但目的是共同的,就是维护健康、解除病痛。中医药能为世界人民健康提供一种有效的选择。
“中药药从业者首先要自信,要对中医文化充满信心,觉得它是一门优秀的文化。”庹勤慧说,中医药从业者阅读中医药方面的书籍时,应该尽量阅读古籍、经典,而不是现代的白话文。在传承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西医的科研手段,把中医药中的药物成分、药物作用环节、如何起效、不良反应等进行研究,让更多人能加深对中医院的了解。需要苦练“内功”,把中医药研究的功课做好。要让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需要用更为科学的手段展现中医药的疗效。正如屠呦呦所说:“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的,还需要创新。”
中医“治未病”,更有利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健康中国战略,我觉得对于发展中医药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杨尚真说,《黄帝内经》中就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中医通过提前干预,提前预防,让人们晚得病、少得病、不得病,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国人们的身体素质,更能节省医疗资源。
庹勤慧表示,当下,不少慢病都是生活方式不好引起的,如果知道预防知识,很多病不用花钱就能解决,归根结底这是健康意识的问题。他建议,国家需要出台政策,将乡村的医生组织起来,进行系统的培训,让他们下乡去宣传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也更好的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
“药食同源,我们更需要让健康教育和健康标准跟上。”唐纯玉介绍,让老百姓切实掌握健康知识,才能促进国民健康和社会进步。站在中医“治未病”的角度来看,比如春天太燥、太干,就该少吃海鲜、羊肉;夏天暑湿,就应多吃冬瓜、薏米;秋冬寒凉,宜温补饮食,这些知识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更能激发人们对中医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为未来中医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 【建功新时代】全国人大代表郑建新:衡阳不可再等待了 要想方设法把实体经济抓上来(2018-03-19)
- 【建功新时代】全国人大代表杨懿文:多方式助力娄底产业转型升级(2018-03-17)
- 【建功新时代】全国人大代表刘和生:以“壮士断腕”决心还洞庭一湖清水(2018-03-11)
- 【建功新时代】全国人大代表刘志仁:开放的郴州以生态及营商环境拥抱海内外投资者(2018-03-10)
- 【建功新时代】全国人大代表周德睿:对常德600万人民负责 用傻劲和疯劲抓产业项目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