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系列访谈:常德市鼎城区委书记王昌义

2008-10-06 09:40:30 [稿源:] [作者:] [编辑:]


    
    小婧:我们知道现在鼎城仍然有32个乡镇,有561个行政村,可以说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区,前不久我的同事到鼎城去采访过,对那里的新农村建设印象特别深刻,我们知道鼎城的新农村建设也是取得了很多不错的经验和很好的成绩,有不少地方也是到那里去学习参观,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吗?
   
    王昌义:新农村建设,对我们实际上还是一个农村和农业占很大比重的地方来讲,应该是加速农村的发展,实现城乡统筹的一个很好的机遇。我到鼎城工作这三年的时间,刚好是中央和省委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三年,在这三年的时间我们做了几件事情。第一是建设乡村道路。农村里面老百姓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出行的问题,路不通。按照十一五规划,我们纳入计划的村道是1100多公里,今年我们提前完成,都硬化成了水泥路。这件事情办好了以后,大大缩短了农民与现代社会、文明社会的距离。过去农村看样子好像离城市很近、离现代生活很近,实际上远得很,因为他出来一趟没有公交车,而且道路坑洼不平,要走几个小时,有的要走一天到两天,这个距离就太远了。这件事情办好了,农民和现代社会的距离就缩短了,他们就能迅速地融入现代社会。第二是解决安全饮水。我们一年解决了2万多人安全饮水的问题,使农村里面绝大多数的农民都能够饮用安全水。第三是大力发展沼气,我们一年发展沼气池是3000多口,既解决了农村里面环境卫生的问题,同时又节约了能源,农民的积极性很高。这几年新农村建设主要做了这三件事情。

     这三件事情怎么做的?我们摸索了这么几个方法,第一个方法就是政府主导。像乡村道路的问题、沼气池的建设、安全饮水,政府拿钱补贴,尽管我们财政紧张,该花的钱还要花,因为现在是公共财政,公共财政过去只供养吃财政饭的人,现在要覆盖农村、覆盖城镇、覆盖全社会。覆盖农村,就从这三件事情开始覆盖。这几年,我们每年投入新农村建设都有6000-7000万;第二个方法就是农民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政府主导了,如果农民的积极性不调动起来,第一没有人去实施,第二这些工程建好以后,长期的运转、长期的维护存在问题,所以我们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不加重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提倡和鼓励农民成立各种协会、理事会,通过理事会的形式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筹集资金来投入新农村建设,加强对基础设施的管理;第三个方法就是连片示范。过去我们搞新农村建设,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搞,究竟是全面搞?还是先办几个点?全面搞,一下子见不到效果,因为资金毕竟有限,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搞几个点,又起不到示范效应,农民看不到好处,这项工作也推不动。所以我们从前年开始,按照常德市委的要求,实行连片示范。我们现在办示范点,一办就是5、6个村,7、8个村连在一块,形成一个规模效应。我们的连片示范点办在鼎城经济开发区的周边,灌溪镇和石板滩镇这两个地方,现在连片示范有8个村,这8个村水泥路做到了村通、组通、户通,水泥路通到老百姓家里去了;安全饮水的问题全部解决了,这几个村的老百姓都能喝上安全的水;第三是建沼气池,只要是养殖户都能够用上沼气池,是一种清洁能源。另外我们在示范片加强了对农民的素质培训,加强了乡风文明的建设,现在看来连片示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四个方法就是镇村同治。从今年开始。我们到浙江考察,它的新农村建设,不光是抓村里,还把镇抓起来,镇和村一起来治理。今年我们区里面投入了1100多万,在灌溪镇以及周边的3个村实行了镇村同治,现在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出现了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好局面。
   
    小婧:那可以说现在鼎城的新农村建设,它的示范效应正在一步步清晰显现出来?
   
    王昌义:对。
   
    小婧:除了鼎城的新农村建设,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就是鼎城的“中国第一吊”的这张亮眼的名片,它是全国最大的中小型吨位汽车吊的生产基地。我们知道过去浦沅是作为三线企业来到鼎城的,然后在90年代的时候又迁到长沙。现在的中联灌溪工业园它的发展与过去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我这里有一个数据,迁走的时候浦沅的年产值是3.2亿,迁回后中联重科去年在鼎城工业园的产值达到了24亿,今年预计可以达到40亿,这样的成绩单十分令人瞩目。浦沅回归的过程,其中的曲折也是令人感慨的,有很多网友说浦沅的失而复得更是和解放思想分不开的,您也是亲身经历当时那种情况,我听说您是亲自带队把这些事情办起来的,其中具体的一些故事和我们大家介绍一下,鼎城做了哪些努力,让这位“游子”回家的?
   
    王昌义:浦沅的回归以及中联重科的落户,应该是一部充满传奇的历史。
   
    小婧:可以说是一个传奇?
   
    王昌义:传奇。现在回顾这段历程我都不敢想象。为什么?当时浦沅集团在我们常德,也就是在灌溪镇,由于交通环境不行,基础设施不行,加上他们要扩张也需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就迁到长沙了。05年,我到鼎城担任区委书记,当时市委市政府领导找我谈话,说去鼎城,头等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工业抓起来,一个地方没有工业,产业结构转换不过来,财政没有收入,就业的问题也解决不好,老百姓没有事做,这应该是头等重要的事情。我当时也非常压头,加上到了鼎城以后,稳定的任务很重,发展的任务也很重,我就思考、思索,要怎么把工业搞起来?我就和班子的同志一起商量,有人提示我,过去浦沅是在我们鼎城灌溪,后来迁走的,现在的厂房还在这里,一大批熟练的工人还在这里,加上浦沅集团的很多人到了长沙以后,这种常德的情结久久难以释怀,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做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