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宣讲团成员作客红网 与网民畅聊民生建设

2010-12-28 15:10:50 [稿源:] [作者:] [编辑:]

     小婧:红网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正在为您直播的红网嘉宾访谈室,我是主持人小婧。昨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省委宣讲团三位专家作客访谈室,就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化两型”主题做了访谈。今天依然请到省委宣讲团三位嘉宾,他们将就坚持“富民优先,推进民生建设”的话题来回答网友关心的话题。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三位嘉宾:省委党校副校长徐晨光先生、省委讲师团主任郑昌华先生和省统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新连先生。欢迎三位嘉宾。今天我们将就坚持“富民优先,推进民生建设”的主题和网友一起聊聊,网友关心的话题。特别是民生中的热点话题,比如物价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等等。首先我们想请教一下徐校长,我们知道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们加快转化经济方式的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感觉到这是一个新的思想,说明我们改善民生不仅是同发展速度相关,也与我们发展方式相联的。那么重民生与转方式当中,他们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联系?
   
    徐晨光:转方式和加快发展目标是一致,都有一个落脚点就是保障和改民生的问题。我们加快发展从某种意义来说,是把蛋糕做大,极大的丰富社会物质财富。这样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那么转变发展方式,从某种意义来说,它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两型”要求的前提来转变方式。从这个意义来说,转化方式、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按照“两型”的要求来转变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进一步去改善民生。前面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话,这里侧重于考虑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在提高水平的基础上再提高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是要改善民生。一个是解决温饱问题;一个是解决温饱问题之后,穿的好,吃的好,住的好的问题,让人民生活更加有幸福感,幸福指数更高;让人民生活更加有尊严;让人民在青山绿水,在可持续前提下,进一步发展,进一步了改善民生问题。两者关系是一致的。

访谈嘉宾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晨光

       
   小婧:随着我们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省委第九届十四全会也指出民生需求从总体生存型转入发展型。刚才您提到由生活水平向生活质量提升。那么,可以说对这是对我们当前加强民生建设形势的总体判断,您是如何理解呢?
   
    徐晨光:我的理解,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民需求会发生变化。我们简单的例子,解决温饱的之前,我们需求是比较单一,吃饱饭、穿好衣服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现在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发展步入快车道之后,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上,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它的需求的层次、需要的面都发生变化。从理论来说,马克思先生说过需求问题,他是分五个层次:第一,生存和生活的问题;第二,安全感的问题;第三,归宿感的问题;第四,尊重感的问题;第五,自由层面发展。所以,人民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吃饱饭之后,还有一个什么东西?需要层次更高、需要安全、需要归宿、需要尊重、需要自由层面的发展。那么《不足歌》里面,有这么一首诗,描述人的需求,人的需求不断上升描绘的淋漓尽致。它的诗这样讲:终日奔波只为饥(人的一生奔波是为了解决饥饿问题),方才一饱便思衣( 刚刚吃饱饭,想穿好衣服)衣食两般皆俱足(有吃、有穿),又思娇娥美貌妻(开始想老婆), 娶的美妻生下子(有妻子、有儿子),又思无田少根基(开始要田、要地、要财富) ,门前买下田千顷,又思出门少马骑(开始要有交通工具)。 厩里买回千匹马(有交通工具),又思无官被人欺(又想开始当官)。 做个县官还嫌小,要到朝中挂紫衣…… 不足歌,不足歌,人生人生奈若何?人的需求是随着形势、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层次提升,它的需求层面也在提升。另外,人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的需求面也广,人是经济上、物质上的需求的话,那么现在精神上、文化上、政治上的需求都有。所以,我们讲步入快车道之后,怎么理解它的总发展和转变的问题,就是我们讲人需求的变化。但是现在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讲两个没有根本的转化:第一,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改变。第二,人民日益增加文化物质需求和生产落后之间矛盾没有改变。这个国情和一个主要矛盾,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问题?解决人民吃饱饭以后的问题,比解决吃饱饭的问题要难,解决人民生活好以后的问题,比解决人民生活好起来的问题更难。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不是我们任务轻,改善民生任务不是轻而是重了。改善民生要求不是低而是更高的。这是给我们提出新的要求。

访谈嘉宾省委讲师团主任郑昌华


    
   小婧:可以说省委这次对民生建设总体判断是非常及时、客观的。我们从“饱民”开始向“富民”转变。相信网友经常从新闻当中听到“富民强省战略”这几个词。这次周强书记在省委第九届十四全会上强调要坚持“富民优先”,把“富民优先”落实发展到各领域。这点,我就请教郑主任,“富民优先”是否是对“富民强省”战略继承和发展呢?
   
    郑昌华:大家也注意到,这次周强书记在九届十四全会上谈到湖南“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时候,明确提出“富民优先”落实到发展的多个领域。那么“富民优先”的确是一个新的提法。但是我觉得不应该把“富民优先”和“富民强省”放在一个层次来简单比较。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富民强省”是我们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战略。这个总体战略用周强书记的话来讲,即包括把蛋糕做大的问题,也包括如何分蛋糕的问题。我们讲到这个战略,科学发展跟富民强省一起来描述,而不是用“富民优先”来代替“富民强省”。
   
    小婧:我们怎么来理解“富民优先”?
   
    郑昌华:我们执政的理念当中,我们更加突出社会生产的目的,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保障发展成果让人共享。从这个方面来进一步丰富、发展“富民强省”的战略。
   
    小婧:是不是给我们传达一个信息,就是在未来五年,我省在加强民生建设上会出台更多新的举措?
   
    郑昌华:这是肯定。实施“富民优先”的战略。今后五年,我们在这个方面有更多的举措。从总上面来说,就是要实现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同步,使低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众逐步扩大,贫困人口明显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这是一个总体的目标。从具体举措也将出台一系列政策,包括实施居民收入倍,也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非常鼓舞人心的目标。建立收入稳定的机制,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包括实施就业扩大发展战略,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保证就业才能提高居民的收入。基本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都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国家也有一系列政策出台。我们可以相信“富民优先”的战略实并在发展过程中,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发展的积极性。
   
    小婧:我刚才注意到您提到两个同步,中央和省委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也提到,同时要实现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是一个新的亮点,格外引人注目。说明中央和省委把增加居民收入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摆在重要位置。去年,我省就提出两个同步这个概念,可以说在全国是较早的。我们从经济学来分析,这两个同步有什么理论根据?
   
    郑昌华:是的,湖南在提出两个同步方面是比较早。那么现在这两个同步在国家、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写进来,成为国家战略,我们省是最早提出。理所当然在这一方面要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委之所以强调两个同步,是现实的需要。徐校长在前面也讲了。从理论来说,也是一个充分的依据。这个依据,我们从这么几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生产目标,社会主义生产目标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求,或者社会生产改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物质文化需求。如果不实现两个同步的话,就不能很好实现这个目标。第二,从经济发展动力来看,大家都知道经济发展动力主要是三驾马车拉动:投资、出口、消费。前些年,我们的投资、出口这两驾马车都非常有力。现在还要不断增加出口,保持适当的投资。但是大家都知道,出口受各方面的支持,增长比较快。投资的话,也不可能长期保持很高的投资增长。比如说,去年投资增长34%,今年是25%左右,明年中央提出控制16%左右,这一发展有所回调。在三驾马车当中,还剩下一驾马车是消费。中央提出通过扩大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那么扩大消费就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要提高劳动的报酬,这是一个前提。第三,从生产力要素来看,人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那么要把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让人民群众共同努力。这些都是经济的基本原则。从这些方面都可以说明必须要保证它同步增长。
   
    小婧:但是要真正实现两个同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您觉得我省要真正实现两个同步,它的困难在哪里?
   
    郑昌华:我觉得省委提出两个同步,应该来说有一点的现实基础。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十一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是翻番,生产总值年均超过13%,总量突破10000亿元,进入前十,人均增长超过3200多美元,财政总收入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800亿元,大部分企业效益也有所增长。这些都为我们实现两个同步奠定了基础。据我了解,要真正实现两个同步还是有很多困难,可以说困难较多。这些困难主要表现在:我省是农业大省、工业弱省、财政穷省的面貌还没有根本改变。我们收入增长,民生改善、历史欠帐都比较落后。有一些企业效益不好,因为收入增长要靠生产者,靠企业,靠物主来实现,而不完全是政府来所做。有一些现象不是很好,有一些地方领导、企业负责人、雇主的认识方面不到位,这都这些困难。
   
    小婧:有什么办法克服这些困难?
   
    郑昌华:在克服困难方面,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很多措施。那么措施可能主要有这么一些:第一,加快发展。只要加快发展,把蛋糕做大,我们才能够增长分量。没有蛋糕不做大,做两个同步是空的。第二,提高经济效益,要真正增加财富,财富增加,才可以对增加收入提供前提。第三,形成成本,压缩不必要行政开支,杜绝浪费来提出保障两个同步的资金。第四,争取中央的支持,湖南省的财政在很大程度上转移支付,尤其是湖南是农业大省,它承担粮食安全的作用。中央进一步对湖南提供资金支持。第五,要制定相关政策。比如说有一些企业特别是外资、私营,你的效益增加,那么工资也要同步增加。要有这种政策,大概有从这几个方面去努力。

访谈嘉宾省统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新连


    
    小婧:谢谢郑主任,接下来的问题,是想请教省统计局李局长,也是老百姓最近关心的物价的问题。我这里有两个数据:今年七月份以来,我省以农产品为主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我们国家十一月居民销售价格,CPI同比上升5.1%,再一次刷新年度的记录,这是自2008年7月份上升6.3%之后,过18个月以来创下最高的一个涨幅。同时我们徐守盛省长也在第九届十四全会上说到:开门七件事情,柴米油盐酱醋茶。菜篮子装的是我们沉甸甸的民生。他还说道老百姓的民生问题是政府的责任,这些话说得非常好,在网上网民反映也非常热烈。我请教一下局长,您是怎么看待通胀预期上升对湖南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影响和我省经济发展?湖南要从哪些方面确保我们市场供给,维护我们物价的稳定呢?
   
    李新连:物价问题是当前社会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重要民生的问题。物价来看,十一月,全国物价,居民消费上涨5.1%,同比。湖南省上涨是4.6%。1—11月累计来看,全国上涨3.2,湖南上涨3.0,湖南确实和全国是差不多。物价的增幅到这么一个程度,甚至引起老百姓的极大的关注,也引起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因为物价问题,不仅影响经济发展,更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从影响经济发展角度来看,通胀预期本身推动物价的上涨。一般社会公众说买涨不买跌。这个东西越涨越买,越跌就不买,本身就推动物价上涨。第二,对于经济发展来说,通胀预期推动企业效益产生影响,更重要是通胀预期会影响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现在大家都切身感受到买菜,菜涨;买油,油涨。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感觉更加直接。怎么样现在来控制通胀预期?怎么样管理通胀预期?使物价上涨的水平在保持可控的范围之内?国务院、省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总的来说,国务院专门出台文件,《国十六》。省政府最近也出台两个文件:《物价消费价格来保持群众基本生活水平》有十九条措施;就蔬菜发展出台一个文件。这些措施大致来说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保障供给方面。既然物价上涨,最基本道理来说,供求关系失衡。供给少,首先要保障供给。第二,要减少流通费用。农产品现在开通绿色通道,在高速上农产品车辆可以不收费,减少流通费用,来降低物价。第三,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堆积、恶意哄抬物价等行为。第四,从大的环境来看,控制货币总量。因为物价涨得太快。通俗来说,过多货币去追求过少的商品。钱发太多,市场投放货币流动性太多,造成大的问题出现。大的方面主要这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