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2014”嘉宾访谈:省政协委员杨晓军

2014-02-13 13:38:57 [稿源:] [作者:] [编辑:]

  

湖南省政协委员杨晓军

       两会专题:激活2014
  
  【两会视频报道】
  
  【直击两会】湖南两会代表委员满怀活力谈“活力”
  
  “激活2014”嘉宾访谈:湖南省人大代表陈建教
  
  “激活2014”嘉宾访谈:人大代表鲁贵卿
  
  “激活2014”嘉宾访谈:湖南省政协委员胡国安
  
  “激活2014”嘉宾访谈:省政协委员陈仲伯

 

嘉宾访谈文字实录:

      范子文:红网的网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子文。您现在收看的是由格力全程支持的红网两会特别节目——激活2014红网嘉宾访谈,在今年两会召开期间,我们将会围绕全省的中心工作,就热点话题邀请有关的代表、委员作客到红网设在两会现场的直播间,与大家进行在线的交流。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的嘉宾是湖南省政协委员、湘潭昭山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杨晓军杨委员你好,请跟红网的网友打声招呼!
  
  杨晓军:网友们,大家好!
  
  范子文:杨委员你好,在这一次的省两会期间,您提交的两会提案备受各方的关注,尤其是从设立湘江生态经济新区的建议更富有分量,在这边一开始想请问一下您是怎样构思这样一份建议,同时您之前又做过什么样的调查和思考,与电脑前的广大网友一起分享一下。
  
  杨晓军:各位网友,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全省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第一阶段完成了总体规划的编制,芙蓉大道、红叶大道的拉通,三市固定电话区号的统一,长株潭城际铁路开工建设,以及昭山的昭山晴岚、株洲云龙的华强方特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我们发现,三市近年来没有将融城区域作为阶段性发展的重点,长沙市向西向东、株洲市向西向南、湘潭市向北向东,各市对融城地区的欠重视、欠投入,加速了这个区域的边缘化趋势,没有发挥集聚发展和融合发展的优势。在全省两型社会建设带动和示范作用尚不明显,辐射能力还不够强大,基于这个背景,我们提出设立湘江生态经济新区的构想,新区涵盖了三市的结合部位,并整合国家级长沙经开区、长沙黎托慕云片区、省政府以南天心区部分地区,株洲云龙示范区以及以西一部分国家级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区、湘潭昭山示范区、省级湘潭岳塘经开区等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其中绿心地区面积有300平方公里,这是我们提出这个设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些调查,我们主要侧重调查当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存在的哪些问题,同时我们做了一些思考,如何破解这些瓶颈问题,采取什么举措,就是设立湘江生态经济新区这个必要性和可行性,存在哪些问题,整个当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第一是规划建设一体化滞缓,虽然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已经强调多年,但是一体化的协调机制和进程尚不明确,由于缺乏对该区的统一规划指导,整个片区被划为多个相互隔离的小片区,各自为政的次区域规划,导致区间的基础设施对接存在障碍,土地资源开发零乱无序,城乡之间相互争夺开发空间。第二是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地段。由于缺少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没有做到节约集约利用,粗放低效用地现象较为普遍,大量地区属于典型的乡镇型经济景观,项目用地的效率提升空间还很大,特别是早期已建项目低效利用现象非常突出,农村建设用地存在扩张和浪费的现象,土地正在被一些普通房地产项目和低端产业项目不断吞食,土地的潜力与价值被严重的低估,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第三产业项目同质化竞争严重。各个片区在产业项目引进上存在同质化的竞争现象,重复建设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也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恶性竞争,不利于产业集群发展。湘江生态经济新区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更高层面的规划和政策的安排,打破当前各自为政的局面,促进各个片区错位发展,以产业的集聚发展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第四是省会城市的带头带动引领作用相对较弱。现代经济发展实践表明,省会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城市群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长沙与成都、武汉等周边省会城市相比较,无论在城市经济规模、人口总量,还是在产业发展、城市品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比如我们与成都比较,三个在一线城市有代表的项目华润万象城、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九龙仓商业广场,成都都全部建好,而长沙我们九龙仓还刚开始建设,说明我们这个省会城市的外向度不够,承接区域开发项目的能力不强,平台不大,导致长沙在全国省会城市的战略竞争力不强,对推动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没有发挥好带头带动引领作用,影响了两型社会走在全国前列的步伐。这是我们存在的问题。
  
  现在设立湘江经济新区的可行性,湘江生态经济新区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沿阵地,因其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等设立具有极大的可行性,第一是区位优势,我们这个建议设立的湘江生态经济新区位于长株潭三市的中心,也是习总书记提出的湖南一部一带的核心区域,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主体的示范地区,这是区位优势。二是交通优势,区内交通便捷,具有航空、高铁、高速、城际铁路、航运等优势,新区毗邻长沙黄花机场,纵贯南北的京广高铁、横贯东西的沪昆高铁,以及规划中的下蓉高铁在此交汇,成为国家高铁的枢纽。京港澳高速、沪昆高速等多条高速贯穿新区,长株潭三个火车站均具有客车始发功能,城际铁路也即将通车,湘江航运可通江达海,这个区域在中部地区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交通优势,经济规律始终不能违背码头原理。三是资源优势,土地资源方面,新区面积有800平方公里,大量土地仍然未被开发,土地成本较低,有利于产业落地,而且过去制约我们大托铺周边土地开发的大托铺机场搬迁已经启动,提升了土地的开发价值,有利于新区未来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生态方面,该区有300平方公里长株潭绿心地区,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绿肺地区,是区域多条生态廊道的汇集点,生态优势独特,这是优势,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现在许多现代服务业就是在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好的地方,而且开发方式是依山就势,不是破坏生态环境,而是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性开发,文化资源方面,这个区域是文物古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文化名山昭山,石燕湖森林公园,包括我们的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等文化旅游景点。政策资源方面,区内的国家级经开区、两型示范区、循环经济区等均享有先行先试、率先发展的政策优势。四是产业优势,新兴工业产业优势也比较明显,长沙经开区形成了工程机械和汽车及零配件两个千亿产业集群,也就是循环经济发展迅速,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形成了轨道交通、冶炼、化工、建材为主体的四大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势头很强劲,现在昭山示范区以生态旅游、文化创意、高端商务为主导产业,引进了中建仰天湖绿色养生示范城、昭山晴岚,包括景区的体制改造等战略项目,株洲云龙也是重点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金融创新、科技研发等产业,引进了一大批重大项目,高铁经济发展前进持续看好,高铁站所在的黎托、慕云片区也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有利于整合资源,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这就是通过这些优势,这个区域设立湘江生态经济区完全是可行的。
  
  范子文:刚刚杨委员给大家介绍了,关于问题也好,困难也好,当然它也有它的优势在此。所以说设立这样一个湘江生态经济新区也是有它的可行性。您认为设立湘江生态经济新区,对于湖南的经济发展有什么样重要的意义没有?
  
  杨晓军:设立这个湘江生态经济新区的重大意义,我认为是通过我刚才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可以得出设立新区的重大意义。第一是有利于促进长株潭一体化的发展,以湘江生态为主题的经济新区,既呼应了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综合配套改革的主题,又能将两型社会示范区的改革红利发展到最大,该区域涵盖一个国家级经开区,两个国家级两型社会示范区,一个国家级的循环经济区,一个省级经开区,已经成为长株潭崛起的重要的支撑力量,设立湘江生态经济新区有利于加速推进长株潭,乃至整个湖南产业转型升级,设立这个新区促使我们长株潭城市群形成600到1000万人口的城市规模,同时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招商,也确保了整个区域的建设品质以及产业集群和错位发展,引领整个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协同发展,集聚发展和融合发展,成为未来拉动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提高综合竞争实力,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典范和窗口。第二是有利于深化两型社会改革和建设。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在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设立新区成为一个新的趋势,这种导向能够使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两个方面,争取到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最大支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改革的红利,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设立湘江经济生态新区,有利于深化两型社会改革和建设,推动走在全国的前列。第三是待新区进一步发展成熟后,可申报国家级新区。从新区在全国的分布可以看到,我国在华北、华东、华南和西部地区均设置了国家级的新区,已经有8个,形成全国联动的体系格局,唯独长株潭所在的中部地区,仍是这一联动体系中的空位,期待填补。因此湘江生态经济新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成熟后,可以据此申报国家级新区,这不但有利于提升新区的整体发展层次,更有利于完善国家级新区体系的战略布局,这是我分析的三个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