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忠诚]“候鸟”科学家汪思龙
[绝对忠诚]“候鸟”科学家汪思龙
【口+画】(图示)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与辽宁省沈阳市原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地方。但是从1960年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会同设立森林生态实验站以后,每年春天,有一批森林生态研究人员从沈阳跋涉两千九百多公里,来到会同的大山里进行科研实验,一直待到入冬,然后他们将数据样本带回沈阳分析化验。人们把他们称为“候鸟”科学家,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实验站站长、博士生导师汪思龙的故事。
【口+画】(图示)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与辽宁省沈阳市原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地方。但是从1960年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会同设立森林生态实验站以后,每年春天,有一批森林生态研究人员从沈阳跋涉两千九百多公里,来到会同的大山里进行科研实验,一直待到入冬,然后他们将数据样本带回沈阳分析化验。人们把他们称为“候鸟”科学家,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实验站站长、博士生导师汪思龙的故事。
【正文】
【子标题】绝对忠诚·“候鸟”科学家汪思龙:这是一场春天的约定
【实况】(鸟鸣+森林大景)
【字幕】湖南省会同县广坪镇
【配音】春分时节,在海拔1100米的怀化会同县广坪镇的森林里,桃花,梨花,争奇斗艳;但是,很少有人认识这种花,开在长刺的树上,雌雄异体,除非把身体靠近,轻易闻不到它的清香,它就是杉木开出的花。杉木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树种,每年春天,这片特殊的森林,总会静静地等待一群来自遥远北方的伙伴。
【子标题】绝对忠诚·“候鸟”科学家汪思龙:春天,爸爸去南方
【字幕】沈阳大景
【实况】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站长 汪思龙 我们认为把土壤暴露在空气中 是空气温度这种因素导致了氧化释放……
【配音】此时此刻,远在沈阳的汪思龙正在做着临行前的各种准备。他要在总部利用各种仪器设备,把去年冬天从会同采集的各种样本全部处理完毕,然后打点行装去赴每年的南方之约。
【字幕】3月28日18点 沈阳市沈河区建院路(喧嚣车流大景)
【配音】但是,再忙,碰上周五在家,汪思龙一定会和妻子一起去接住校的女儿回家。他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每年他和家人呆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三个月。这位年过五旬的爸爸希望借此拉近和17岁女儿的距离。
【实况】汪思龙:这儿呢 这儿呢 来啦
汪思龙的女儿 汪琳琪 :哎呀
汪思龙:有没有看到你妈啊
汪思龙的 女儿 汪琳琪:看到了 我先跟我妈打的招呼
【配音】第二天一早,汪思龙就要启程去会同,这意味着又是大半年和妻子、女儿两地分离。晚上,汪思龙特意炒了几个女儿喜欢吃的菜,但上桌时,女儿一开始并不情愿坐在爸爸身旁。
【实况】 这是我从会同带回来的黄牛肉 (女儿)嗯 你说爸在家什么事能帮你 never (外婆)啥是never? 就是从来都没有!
【同期】汪思 龙:never 你什么都帮不了忙 她说的时候,就掉眼泪了。
【配音】妈妈说,女儿其实非常懂事,她的情绪,是由于爸爸不能陪她产生的委屈。
【同期】汪思龙的妻子 张莉 以前是这样的 她跟她爸爸不亲 有时候还经常问我 爸爸什么时候出差 她习惯了她爸爸不在家的时候
【配音】女儿是汪思龙心头永远的结。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这位候鸟科学家27岁才找到对象,婚后夫妻两地分居,七年后才要孩子,结果由于早产,女儿生下来才三斤二两。
【同期】3斤2两我怎么抱 怎么养啊 孩子特别小 我只能托在手掌心 这么抱着我怕她漏下去。现在最伤心有点很难过的事 3个月没敢上户口。
【配音】每次离家前,汪思龙都习惯去买袋大米,因为他走后,家里只剩下岳母、妻子和女儿。
【同期】所以每次回来我都很紧张 走之前也很紧张 走前我基本上要想该我弄的 给他们弄好了再走。
【子标题】绝对忠诚·“候鸟”科学家汪思龙:2900多公里的迁徙
【实况】 进机场
【字幕】3月29日8点 沈阳市桃仙机场
【实况】飞机起飞
【字幕】3月29日22点 长沙火车站(大景)
【字幕】3月30日凌晨5点 怀化火车站(大景)
【配音】经过飞机、火车、汽车多种交通工具捣腾,汪思龙一行一天一夜就走完2900多公里的旅程,赶到了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实况】开锁、进山
【同期】这个数据多少 1.4 这个数据多少 1.67 这回多少 1.72 现在呢 1.42
【配音】数据监测记录是汪思龙和学生们在野外的主要工作,“人工林生产与地下碳固值之间的权衡关系”是国家973课题,在这片林子里要进行持续四年的观测试验。
【同期】0401 这个林子里有测不完的数据,现在了解的测树干呼吸、土壤呼吸,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我们不了解。
【子标题】绝对忠诚·“候鸟”科学家汪思龙:爱在会同的杉木林里
【配音】1985年,汪思龙从安徽农业大学林学系毕业后来到会同,在这里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位,成为我国早期从事森林生态学研究的专业人才。他的研究方向是提高人工林可持续生产的能力。既要满足市场巨大的木材需求,又要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只有靠人工林。
【同期】我们国家人工林在全世界面积是最大的,但是很尴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生产力不够,每亩生产的木材不是最高的。新西兰算发达国家 林业确实很发达 它 可以用全国5%的森林面积提供95%的森林需求。
【配音】 然而,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树种杉木,在许多地方连续栽种后,长势一代不如一代。而在会同县广坪镇,人工栽培杉木的历史长达八百年,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驻扎在此,就是要将民间栽培经验和林木生长奥秘变成科学结论,指导全国的人工林生产。刚刚测完土壤呼吸的数据,研究生刁风伟带来一个坏消息,埋在地下的根系观测玻璃屏被牛踩坏了两块。
【同期】这牛怎么进来了 就是那边放牧的应该是没管好 太可惜了这个 。
【配音】这块观测玻璃屏已经记录了一年半的数据,即使换块玻璃也恢复不了数据了。汪思龙说,最让人痛心的就是这种试验因意外因素突然中断,因为人生没有多少个一年半可以重来。汪思龙永远忘不了两年前因为山火损毁的一个试验基地。
【同期】0956 一下子看到这个试验场(被烧了),我想这个任务怎么完成?我这个学生将来毕业怎么办?还有很多数据从哪里来?一下觉得眼前一片黑。
【配音】无论遇到任何挫折,汪思龙都和他的前辈一样,从来没有放弃,白天在野外观测数据,采集样本,饿了就吃点干粮,晚上阅读文献,分析数据,三十年来乐此不疲。当年的帅小伙,如今头发越来越少,但专著和论文越来越多,由他负责的多项成果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并被推广到我国人工杉木林主产区湖南、江西、贵州、广西等地,使百万林农获益。
【同期】我们要对单位负责任 对科学院负责任 把这个事情做到我不能继续的程度。
【实况】老师好
【配音】在走进实验站前,这些山里的孩子也许并不知道,就在他们身边,有全世界最好的杉木人工林。
【同期】002044 了解身边的植物和动物 热爱我们的家乡 只有热爱自己的家乡 才能真正热爱我们的国家。
【配音】20年前,汪思龙被公派出国留学,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主攻人工林研究。在那个很多人不惜代价争取留在国外的时代,汪思龙义无返顾地回到了会同的大山里。
【同期】与其在国外做二等公民 不如回来堂堂正正为我们的祖国服务。
【配音】三十年与林木和土壤打交道,汪思龙的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总是捏在一起,这是他研究土壤取样时的习惯动作,学生称他是杉木林里的百科全书,对每一棵树了如指掌。
【同期】0802 象这样的树,我们一看,(直径)三十多公分,有的不足三十多公分 年龄嘛三十年左右,
就像看小孩子成长一样,三四岁应该多高,十八九岁应该多重……
【同期】汪思龙的同事 范冰:他对这片杉木林的了解要多过他女儿 我们可以私下这么聊 但汪琳琪(汪思龙的女儿)听到该生气了。
【配音】连同事们都看在眼里的是,汪思龙对人工林的爱其实超过了对女儿和妻子的爱,尽管他自己也许并不承认这一点。但,这些连续好几年细致到树干和土壤呼吸的成长记录,不正是那远在沈阳的女儿,祈盼爸爸能帮她做的吗?在沈阳一所重点中学担任英语教师的妻子张莉曾告诉我们,结婚20多年来,早已习惯与丈夫聚少离多的日子,老了以后长相厮守是她最浪漫的期待。
【同期】希望他能早点退休 真心话 过二人世界的生活。
【配音】汪思龙不仅亏欠着对妻子和女儿的爱,对那生活在安徽省青阳县乡下的年迈父母,也亏欠着一个做儿子的情份,以前他只有通过电话给父母送去问候,但现在由于听力障碍,77岁的老父亲在电话中再也听不到儿子的声音了。
【同期】大大 我知道您耳朵不好(哭) 我知道您耳朵听不见我在说 但是湖南卫视能通过视频让您看到儿子在野外工作的场景 等儿子完成这段工作之后 我会抽出更多的时间回家来看你 等明年您过生日的时候 我争取一定回家陪您吃顿饭陪您聊天。
【片尾】 中国科学院湖南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历任站长名录
(1960年—2014年)
姓名 籍贯 任期
李竹林 辽宁北镇 (1960-1961)
冯宗炜 浙江嘉兴 (1962-1963)
李昌华 辽宁营口 (1964-1966)
冯宗炜 浙江嘉兴 (1978-1985)
陈楚莹 湖北沙市 (1986-1993)
张家武 辽宁大连 (1994-1997)
廖利平 江西新余 (1998-2000)
汪思龙 安徽青阳 (2001-至今)
胡湘平:写在林海的诺言
【口+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很多时候,很多人都不得不在个人情感与国家使命之间作出选择。比起远在安徽的父母、远在沈阳的妻女,会同的那片森林,更需要汪思龙的悉心陪伴。只有常年守在这里,汪思龙才能一点点破译林木的成长密码,为国家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也是他29年前在林海里许下的人生诺言。戴起农民的斗笠,汪思龙真正熟悉的是会同的杉木与泥土,难怪,17岁的女儿会说爸爸在自己成长中扮演的角色是“never”(从来没有)。也许很多年以后,女儿会明白,他的父亲汪思龙,这位“候鸟”科学家,用每年2900公里的跋涉写下自己的人生轨迹时,就像长空雁阵一样在天空、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一幅美好的图景。
- [绝对忠诚]李鸿:沙漠玫瑰的铿锵与柔情(2014-08-05)
- 国防科大为北斗骄傲 祖国以你们为荣(2014-08-01)
- 国防之未来,握在北斗人手上(2014-08-01)
- 陈华明:心中只有北斗的人(2014-08-01)
- 陈华明:一脉相承的“从戎”情结(201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