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无人菜摊自助买菜 两年从未被偷菜

2016-03-10 10:31:10 [稿源:安徽卫视] [作者:] [编辑:廖芸]

  口/耳/相/传

  菜摊全自助 会员制结算

  3月7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在成都市成华区香木林路,见到当地居民口耳相传的这家自助菜店。10平方米左右,满满当当地摆放出30余种蔬菜。

  店主邱先生介绍,自己经营该店铺6年,最贵的蔬菜为9元的蒜薹。今年起,他开始运营蔬菜网站,由于下午忙于网上下单的蔬菜配送,店上常常没人看守。想过再请人,又无奈于线上运营还没盈利。

  一日,两难的他突然想起,20年前读大学,食堂里曾兴起自助服务,“学生自己打菜,自己取票,自己找零。”于是,他萌发了自买自取的想法。

  他把自助服务对准了会员。目前,他这个菜摊登记有两千多个会员。会员每月提前“充值”,再分次按消费额度扣款结算。“他们信任我们,我们也信任他们。”自大年初六起,邱先生便挂出了小黑板:买菜自己过秤,表格中记下会员号、品种名称和重量。他每天下午1点出门送货,4点左右归来,他按小本上的记载计算出会员的消费金额。指着挂在墙面上的价目表,他说,所有蔬菜价目一目了然,来往的市民可以对照计算。言下之意,这是一本明账。

  周边的商贩对记者称,“看邱老板外出,我也常常转过头去看看,都一个月了,还没见过悄悄拿了菜走的。”“有时,过来买菜的喊半天没人应,就让我们帮忙看着称重,总觉得有人看着才敢买。”“之前觉得邱老板胆子大,现在,看来,是我们多虑了。”

  记/者/直/击

  路人不见摊主 多放弃买菜

  下午1点50分,邱先生翻开记录了5页的小本,手绘出17横行表格,竖直列出会员号、产品名称、重量等名目,摊在桌上,“有时,一下午能记满一页”。接着,他从角落拿出一块小黑板,放在店铺门口,骑上电瓶车,便外出送货去了。

  记者坐在远处,进行了40分钟的观察。

  来来往往的市民总要在小黑板前驻足一番。其间,两名市民先后到店选好蔬菜,称量好,分别小本子上记下会员号、品种、重量……而一些不是会员的路人在几次呼唤,仍不见老板的情况下,放弃了买菜,空手离开。会员冯女士说,每月,她充值100元,够一家三口吃一月,买菜时可以享受会员价,自己从来不会去核对自助购买蔬菜的扣款金额,“开销都不会有太大差别”。

  下午2点50分许,老板回到店铺,提笔计算着:1792号会员,豌豆尖,共计2元;1499号会员,西红柿、红辣椒、韭菜……共计15元。他翻着往日的账目,告诉记者,“这个月来,我的销售金额跟以往比没太大差别。我在店还是不在,都一样的!”

  内/情/打/探

  店主学建筑6年前改卖菜

  大学时,邱先生学建筑,毕业后,也一直在工地上干活。6年前,酒桌上,朋友们漫谈,把农业和电商模式结合,应该很有前途。这话让他听进去了,说干就干,几个月后,他与6户农户合作,创立起一家合作社。起先,他只想收购农户的产品,通过网络销售的方式盈利。然而,“现实却让我折了腰”,由于缺乏数据等原因,网络平台始终营运得不理想。为此,他放下身段,开起了蔬菜实体店。

  为了掌握蔬菜销售数据,他从店铺开业之初,便设置了会员制。每次会员前来买菜的单次消费金额,他都输入电脑。卖菜,面对的总是一堆零钱,统计工作量不小,但6年来,他也因此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数据库。通过整理数据库,他摸索出一定规律,“现在,菜价的增减趋势,我大致能判断”。有了这样的基础,他决心重拾6年前未能完成的事——运营蔬菜销售网络平台。由于已有人走在了前列,多数餐厅、酒家都已有了供应商,他只好将目标对象锁定在家庭用户上。

  自今年年初运营以来,他的网络平台只吸引到了100多名会员,而据他计算,要达到盈利点,至少得吸纳3000名会员。尽管之前实体店经营得不错,他的资金链还是出现了卡壳。过年了,由于平日守在实体店的员工希望农历二月以后再返城上班,而他要忙着配送蔬菜,不得已才想出了“无人菜摊”的招。

  而效果则正如他所言,在与不在,其实差别不大。

  新/闻/链/接

  诚信零钱盒

  四川省成都市槐树店社区居委会门口的98路、5路、120路公交车站台上,有一只透明的便民零钱盒,搭乘公交的市民若急需零钱,可以自己从零钱盒里取钱用,方便时再把钱还回去。去年7月31日,槐树店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天早上在零钱盒里放进了24元,晚上竟收回了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