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商闯老挝(一):志合者 不以山海为远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神州大地,日新月异,万象更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拒细流,方能成大海。从今天起,我们将聚焦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一支湖南力量,讲述十万湘商闯老挝的故事。
中老两国是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两国“四好”关系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湖南和老挝,远隔千山万水,但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湖南人就跋山涉水,到老挝经商兴业,书写了一段中老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光阴故事。
11月25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率团访问老挝,八家湖南企业和老挝方签署合作协议,又一批湘商将在此兴业。
11月28日,“长沙—琅勃拉邦”航线正式运营,这是湖南与老挝之间的第二条直航航线。老挝航空共开通了7条中国直航航线,其中有2条直达湖南。
2017年12月,老挝驻长沙总领事馆开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外国政府在湖南设立的第一家领事机构。
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在湖南拥抱老挝的同时,老挝的客人也纷至沓来。
今年6月,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来到湖南,参观韶山,到精准扶贫的首倡地——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
今年8月以来,老挝“媒体宣传和传媒新技术的使用培训班”、老挝“地方政府中高级干部湖南研修班”先后在长沙开班。
在湖南的老挝留学生,4年增长近5倍,湖南大学的留学生王乐美,即将成为老挝第一个数学博士。
湖南大学留学生(老挝籍) 王乐美:我们把自己叫成湖南人,我们也是吃辣椒。
为何湖南和老挝的关系格外密切?其实,这种越来越亲密的关系,发端于多年前就开始的经贸交流,蕴含着湘商的力量。
磨憨口岸,是中老边境唯一的一个国家级口岸。第一批闯荡老挝的湖南人,就是经这个口岸,沿着承载中老友谊的老挝13号公路,一路往南。如今,从老挝北部的小城勐醒,到南端的阿速坡,处处都有湘商的身影。
老挝湘商 赵扬:凡有井水处,都有湖南人。不仅仅是13号公路,就是走进去的一些乡村公路,一些大的镇子,都会看到我们湖南商人的店铺。
老挝,这个中南半岛陆地最深处的静谧国家,与中国山同脉、水同源。老挝人民包容友善,能以开放的胸襟接纳前来创业的异乡人。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敏锐的湘商闻风而动,不畏山高路远,开始了闯老挝的创业之旅。据粗略统计,目前湖南在老挝投资的企业有160多家,人数超过10万,是湖南在海外最大的一个经商群体。
老挝驻长沙总领事馆总领事 本·印塔巴迪:目前湖南企业在老挝投资中名列前茅,为老挝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两地之间的交流和发展越来越好。
万象,老挝的首都。凯旋门,老挝人民庆祝民族解放的纪念碑,如今已成了老挝最具标志性的景点。1986年,老挝开始革新开放,这为湘商在老挝兴业创造了条件。
如今的万象街头,中餐馆、中文标牌随处可见。万象这条商业街和三江口小商品城,因为80%的店主为湖南人,被称为“湖南城”。在这里,你能吃到非常地道的湖南米粉。
老挝和天大酒店总经理 黄乘文:按照我们湖南的做法,辣椒怎么样,炒点那种配料,到这边能够感受家乡的味道。
如今在老挝,从商贸流通,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制造业,都有湘商的身影。湘商在老挝革新开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万象的地标建筑--老挝国际会展中心,老挝第一高楼、138米高的拉萨翁商业广场,这些工程所用的钢结构,都产自湘商张坤的公司。
老挝鲲鹏实业董事长 张坤:目前我们拥有老挝最先进的设备,最完整的技术团队,产量位居全国之首。
摩托车,老挝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湘商李文科,引进了老挝首条摩托车生产流水线,一天可以组装100多台来自中国的摩托车。
老挝文科集团董事长 李文科:全老挝的话,每一个省每一个县,应该有将近500家经销商,我一年的产值有一个多亿元(人民币)。
罂粟替代种植,在老挝不啻于一场“产业革命”。老挝波乔省,位于“金三角”。从2007年开始,湖南人刘小民在这里陆续投资2.4亿元进行替代种植,打造了5万亩橡胶种植园。
老挝嘉丰农业开发公司董事长 刘小民:现在可以说是10年了吧,都是在付出,当地老百姓受益了,感觉到在这里投资,还是有种成就感。
由中国云南玉溪开往老挝首都万象的中老铁路,全长922公里,2016年底全线动工,计划2021年通车。铁路建设工地上,也处处活跃着湖南人的身影。总部位于湖南的中铁五局,负责第一标段的项目施工。湖南人陈斌,负责第四标段的隧道掘进。
老挝琅南塔省纳堆小学校长 波占·乔温涵:中老铁路正好经过我们纳堆村,希望我的学生将来毕业之后,有机会能够坐着火车,到中国留学。
十万湘商闯老挝,这源于改革开放春潮的催生,也是“敢为人先”的湖南人的自发奋斗。接下来的报道中,我们将讲述老挝湘商的奋斗故事,挖掘湘商精神,展示共建中老命运共同体中的湖南力量。
- 纪念改革开放40年 本台推出8集系列报道《湘商闯老挝》(201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