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见明携《天眼》做客红网谈中国神秘主义文化

2008-12-26 17:07:45 [稿源:] [作者:] [编辑:]

    小婧:网友们你好,这里是正在为您直播的红网嘉宾访谈室,我是主持人小婧。十多年以前,彭见明先生以一篇《那山那人那狗》征服了海内外的众多读者,在2008年的最后一天,彭老师推出他的新作《天眼》,也受到许多评论家和读者的欢迎,今天我们借此机会,非常容幸的邀请到了湖南文学教父级人物彭见明老师,彭老师您好,首先跟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彭见明:网友们好。
   
    小婧:在现场还请到了两位特邀嘉宾,坐在彭老师旁边的是古代文学评论家、湖南师大文学院教授赖力行教授,您好。
   
    赖力行:你好,网友们好。
   
    小婧:那边的美女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知名出版家、评论家谢不周女士,您好谢社长和网友打个招呼吧。
   
    谢不周:大家好。
   
    小婧:这本书是10月份面市的吗?
   
    赖力行:12月份。
   
    小婧:就是这个月,也可以说是2008年的最后一天送给读者的新年礼物。小婧在网上看到许多看过这本书的网友,对这本书的评价非常高,这本书是国内首部从民俗相术巫文化切入今日官场和世俗生活的小说,深刻展示了老百姓生活当中的一些风俗、民情,一些特别的东方神秘性的文化,当初您是什么样的灵感促使您以这样新颖的角度来写这本小说的?
   
    彭见明:应该说一个作家,很多作家的写作,基本上很大程度上在写他的童年,写他对自己影响很深的这些东西。我从小就生活在山里面,湖南的神秘文化甚至是巫文化无时不渗透到我的生活中间来,受这个影响,我觉得这种渗透不仅仅是我,广大的民间、各个阶层。我把我这个小说定位为社会生态小说,这种神秘文化渗透到整个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生物链,一个作家要回避这样的渗透那是不可能的。
   
    小婧:我从您身边的朋友了解到,您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巫文化气质的人,我知道这本书的一稿二稿都是在您的老家平江、福寿山完成的,您的灵感是不是也受那方土地的滋养?
   
    彭见明:因为我是山里面长大的,所以说我的故乡,山地文化对我的影响根深蒂固,我觉得我的写作只有在这种青山绿水中间,在山上,在很安静的地方,这样的写作是最快活的事情,真正要写东西,我一般选择这样的地方,在宾馆、在繁华的地方,在都市很舒适的地方都写不出来,有空调、有电视机、有享受、有歌听,我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这是与生俱来,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能回避,习惯就是习惯。
   
    小婧:山清水秀的地方,心也自然的平静下来。
   
    彭见明:很安静,写作必须要很安静,能够真正进入自己的心灵,这样的写作,这是我的习惯,也许别人不一样。
   
    小婧:小婧也看了这本书,对里面的一些相术、风水,何氏父子发生的事情非常感兴趣。我们说东方神秘文化,之所以称为神秘,是因为它的存在性却又不可解释性,那么在您的身边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神秘的事情呢?
   
    彭见明:我的小说里面写了很多神秘的东西,作为一个作家,我不是一个研究神秘文化的专家,至于它有没有,灵不灵,我觉得这不是我关注的东西。我关注的从这个切入口,从这个文化的层面来看我们的社会生态,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我这个小说绝对不要做什么解释,八卦、星相、敬神、算命,做不了很具体的结论,但是它存在,根深蒂固。我从这个角度来反映社会生态、人的欲望、价值观,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到今天,还这么根深蒂固的文化渗透,那么这个东西我们不能一下子否认它,宁可我去指责它,它肯定是有某些道理的,当然我无需解释道理,我讲的还是人生、社会、命运、价值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