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预专家李凌江做客红网

2008-05-20 15:39:34 [稿源:] [作者:] [编辑:]


    
    小婧:谢谢李教授,今天我们的访谈是一场直播,网友们可以通过视频右下脚有一个提问区,大家可以把自己的疑问现场提交给我们专家,小婧将第一时间把你的问题让我们专家一一回答。现在小婧关注后台。
   
    网友3843问:请问从现在得知的消息,地震废墟中埋了超过100多小时而被救起来的幸存者似乎都上了年纪50岁以上的居多,请问这部分相对来说年纪较大的社会阅历深的人的面对险境心理承受能力是否就要高一些呢?在险境当中如何保持良好心理状态?谢谢
   
    李凌江:这个问题是问得非常好,说明你很关注电视。我倒还真没注意,80个小时以上的都是救的年纪大的吗?我没太注意,如果是这样的话,它这个创伤的这种经历和人生的经历有两个可能性,第一个可能如果心理素质好,那么你的人生经历,你经受很多创伤,这些创伤会成为你应付以后创伤的经验,以后你可能碰到同一个创伤,那你就会好一些,你有很多经验,你知道会怎么样,然后你不会那么恐惧。
   
    小婧:知道怎么自救?
   
    李凌江:对。如果你心理素质不好,以前受的这些创伤会沉淀,会积累,以后你再碰一个小的创伤都会出现问题。所以是两个方面,我估计这些救出来的人,我没有去现场看他们,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心理问题,如果他们没有心理问题的话,说明他们都是心理素质特别好的,这是回答前面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问到。
   
    小婧:险境当中如何保持良好心态?
   
    李凌江:我觉得第一点就是要尽快的从那种混乱状态下面,每个人都会有混乱状态,我怎么掉到这里面来了,惊慌恐惧,要尽快的从那个感觉,惊慌恐惧状态里面冷静下来,这个很重要,冷静下来以后,你要接受这个现实,心理上要接受这个现实,现在地震了,我已经被埋在这里了,如果你能够冷静的接受这个现实,那么下一步你就会想怎么自救,我有什么办法从这里跑出去。我看到有一个老师,他的心理素质就很好,在电视里面放了,他就是埋在里面,到处摸,摸到一个矿泉水瓶子,是空的,然后喝自己的尿,因为他知道,他有这方面的知识,人必须要有水分,他就喝尿,然后摸到两个学生的本子吃掉了,任何充饥物可以减少饥饿的感觉,自救了,当然自救,自救有很多办法,超出了心理访谈的范围,想办法自救。如果自救也没有办法,我觉得就是要减少体力的消耗,这个时候体力的消耗,你说我坐在那里不动是不是就不消耗呢?还不是这样的,还要减少心理上的消耗,如果很紧张、很焦虑,我完蛋了,然后我出去见不到亲人了,非常非常耗能,人的精神或的耗能比体力耗能要多得多。为什么说最近这个人变得这么瘦了?她最近失恋了或者怎么样,人精神痛苦很耗能,所以这个时候要保持一种尽可能使自己放松,比如刚才说的放松很简单,做深呼吸,保持一种放松状态,等待救援,除了自救,等待救援,尽量减少体力和精神的消耗,这是最好的办法。
   
    网友4770:李教授,我很想知道,对我们这些远离灾区地区的人来说,要怎么对孩子来讲地震?我们的孩子他们也在电视上看到了那些画面,知道了灾区有教学楼垮蹋,很多学生被埋。对于家长,对于这个问题怎么来讲?
   
    李凌江:我觉得第一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自然灾害,人为灾害,这个当然是自然灾害,我们生活中不仅仅是自然灾害,对不对?包括战争是人为灾害。生活中,我们的人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灾难,这个是很自然的,不可能幻想,你这一辈子都不会遇到什么灾难,对不对?那么首先就是让他们知道,这个是完全有可能出现,在他这一生中也可能会遇到,也可能会遇不到,就是让他们知道。不然他以为不会有灾难,我们在远出,在长沙是不可能发生。第二我觉得家长还是要告诉小孩一些怎么应付灾难的方法,比如地震了,你住在一楼要往外出跑,住在高层的要桌子下面躲起来,尽可能怎么样自救,这些知识我觉得很重要。在国外我就知道,外国人这方面的自救知识是非常非常训练得好,包括现在这个建筑物里面,如果发生了火灾,那么你要沿着楼梯跑,对吧?那么跑的人都是沿着一边跑的,另外一边是留给其他人,留给消防队员留给什么人的,不能一窝蜂的跑,全民的素质不可想象,所以这也包括我们的家长有责任来帮助自己,帮助小孩做这方面的知识。
   
    网友7980:如果我想收养一个地震孤儿,该怎么样与他建立最开始的交流?怎样让他尽快融入新的家庭。刚才李教授提到要给他安全感,要鼓励他。
   
    李凌江:要帮他建立一个社会知识的网络。
   
    小婧:还有一个。
   
    李凌江:还有一个就是你作为领养者,你和被领养者要培养感情,你要真正的爱他,我不知道这位网友是个青少年,还是一个大人,如果是大人的话,当然是他的父母,如果是青少年是他姐姐或者哥哥,要培养这种感情,你要真的是想明白了,才去领养。
   
    小婧:要明白自己的动机是什么。
   
    李凌江:对,你要明白是做什么,我想这个是比较容易建立的。我们说真情还是能够感染一个人的,那么也同样能够感染这个小孩。
   
    网友心痛者:我这几天看新闻,我觉得自己心好痛好痛,每一次看到那些画面,眼泪会情不自禁留下来,心里觉得很难受。即使远在千里之外我们也会被惊恐、焦虑、愤怒、悲伤等等情绪包围,为什么看到这些报道的人会有这种类似的反映,我们这些普通人如何面对这些心里余震,如何来疏导?
   
    李凌江:刚才我不是说了,实际上有四类人,他们就是属于第四类,我们在后面,参与一些救援,参与一些工作,或者我们就是一个普通观众看了电视,因为人都是有感情的,一个再坏的人他都会有良心,会有一点感情,只是说比好人要少一点,被隐藏得深一点,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
   
    小婧:今天是全国哀悼的第二天,在昨天全国集体默哀3分钟那一刻,当时哀伤的心情真的非常震撼,整个办公室的气压都非常非常的低,强烈的哀伤气氛在包围着你。
   
    李凌江:所以他这种反映是很正常,说明这个人他本身也是一个感情很丰富的人,这是正常反映,不要看成是一个心理问题,这种反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会过去,而且因为毕竟你不是亲历者,你也没有亲人在这里面离开,你也没有失去什么东西,只是说因为你有感情,同情同胞,这种反映没有什么关系,不要把他看成什么问题。
   
    小婧:最后问我们李教授一个问题,在我们灾后心理重建这方面,我们社会需要建立一个什么环境来面对这些有心理障碍的人?
   
    李凌江:这个非常重要,因为这个心理救援和现在的其他的医学救援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医院派了救援队,骨科医生、胸外科医生,患者骨头断了,把他接起来,然后康复不用一年,这个就过去了,这个人就正常了。而心理上的干预,我想在我们国家,四川的地震,这个受灾的人群,这个幸存者,应该是10年、20年、30年,我看过唐山大地震以后,20年的时候有一个报告文化作者叫乾康,他写过一个报道“唐山大地震20年纪”,他里面就写了,当然他不是心理学家,他写了很多情节实际上就可以看到,20年以后还有很多人心理上留下了阴影,这个需要我们长期来做干预。我想第一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我们国家要加快培训心理危机干预队伍,至少每个省每个地市都有懂心理干预的人,这样的话碰到这样的大灾,就能奔赴现场,尽早干预,就能减少这种心理不良的后果;第二我觉得在四川这个地方,应该还要建立一些心理干预这样的机构,比如这个患者,他心理上有问题,我们现在给他做了干预了,然后这个医疗队,比如国家派的医疗队总是要回到原来的地方,那么这个患者谁来管?包括建立一些心理热线,包括建立一些心理求助机构,这个可能要关注,现在一下子建不起来,不可能每个县、每个区都建一个,我觉得可以利用现有的精神科的队伍,心理学的队伍,甚至一些普通内科的队伍,就是跟医学有关的,跟心理学有关的,现有的包括社区的卫生机构,可以把那些人培训,国家培训省里,省里培训市里,市里培训县里,可能会丢失一些信息,但是不培训肯定比培训好,如果每个地方都有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像这样的患者有了问题有地方求助,能得到一些专业的指导非常重要,只是从心理救援这个角度来讲,其他的这些机构也是很重要的。
   
    小婧:谢谢李教授。在大灾面前,不仅大家奉出爱心,在物质上面帮助他们,在精神这一块帮助他们走出心理余震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相信只要用我们的真情用我们的爱心一定能让他们走出困境,走出伤害,重新面对生活。好,感谢大家收看这一期的访谈,如果在心理方面,如何帮助他们可以继续关注我们红网的专题。
   
    李凌江:媒体也可以建一些心理的网站。
   
    小婧:灾后,从心开始。谢谢我们李教授,也谢谢大家的关注,再见。


访谈文字直播由湖南宜科(和烽)速录中心独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