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网出品 > 专题 > 正文

《书记去哪儿》辰溪篇 县委书记杨一中夜宿山村

2014-05-15 10:07:54 [稿源:红网] [作者:段新龙 李谟 向玮 管一桦 赵经伟] [编辑:彭莎]


  
  上山寻致富路红豆杉“此物最相思”
  
  其实,这场热闹的聊天并不全是响应,也有委婉的质疑。和杨一中挤一条板凳吹唢呐的老支书蒲宏礼,就当众说请杨书记给自己和女儿的“赌约”评评理。
  
  早些年,县里发动罗子山乡等高寒山区农户种金银花致富。而嫁到外地的女儿调查了市场状况后,劝老爹种高山葡萄,也举出了一大堆道理。作为村里的老支书,蒲宏礼响应了政府号召,全种上金银花。女儿急得和老爹打起了赌,“看谁亏本”。
  
  市场的结果对蒲老汉并不妙,金银花价格波动厉害,高山葡萄却需求旺盛。“赌”输了的蒲老汉被女儿一刺激,干脆把金银花全砍了,亏了一大笔。
  
  “以后我该听谁的啊?”,老支书委婉地问县里来的书记。听市场的,杨一中回答,政府不会再当师傅教大家种啥,而是当好服务员、情报员,“替大家服务、把关。”
  
  第二天清早,杨一中吃过早饭,朝着罗子山更高的地方进发了。尽管昨晚没喝红豆杉酒,但村里自发的红豆杉专业合作社引发了杨一中的浓厚兴趣。
  
  南方红豆杉是珍稀的“植物大熊猫”,还能抗癌。罗子山上的高寒湿润环境,虽然不利粮食生长,却特别适合南方红豆杉。罗峰村那一整片千年红豆杉林,就是辰溪乃至怀化最珍稀的植物名片之一。
  
  27岁的刘光聪从江苏回来,在村里是第一批种红豆杉的。刘光聪和父亲在山腰上辟出了的苗圃里种了两万多株红豆杉苗。他们还发动村民成立了罗峰红豆杉合作社,想靠红豆杉把在外打工的弟兄们带回来,致富家乡。
  
  村口红豆杉的种子一公斤能卖八百元,刘光聪向杨一中算账,一颗成熟的红豆杉一年能产几十公斤。不光有远期收益,刚一年的红豆杉苗就能卖出五十到一百元,现在,村里的合作社还在开发专门的矮化观赏株,可以当盆景卖大钱。
  
  “这一小片红豆杉,就是50万元的绿色存折”,刘光聪说。那还有啥困难呢?杨一中不打算只听好话。
  
  要打响罗峰红豆杉的牌子希望政府能有宣传推荐措施,也希望能为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珍稀植物种苗的商业销售需要申请专门执照,村民们坦承,不然“绿色存折”难得取出来,可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
  
  我把情况都带回去,政策范围之类都会尽量办,杨一中一项项记下来,并向村民承诺。红豆杉应该是一条有罗峰特色的好路子,杨一中盘算着,村口的千年古树可是别处没有的金字招牌,还可以开发红豆杉产品、搞旅游。
  
  离开苗圃时,他念起来唐诗来:“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下田修渠“我可是个好劳力”
  
  在罗峰山上更高一点的地方,不少村民正在修整水渠,山腰上沟渠旁的小路还不到一人宽,水泥建材都只能靠人肩挑手提。作为全国小农水重点建设县,辰溪县许多乡村都在进行着灌渠修整,政府补贴建材,村民自发出工。
  
  杨一中凑了上去,直接说“拿根扁担给我”。这些村民和杨一中很熟,也没多推让。很快,杨一中就轻车熟路地挑起了水泥。
  
  “不是假把式”,一名正休息的老汉评价着挑水泥的县委书记,“你看他用腰发力的,蛮稳当。”
  
  “那是”,杨一中挑着一担水泥还能自夸,“我当年读书(大学)出去,公社里都说可惜走了个好劳力。”
  
  “茶叶开花满山白”,悠扬的茶山号子在山腰间次第响起,村民们还吹起清脆的木叶伴奏。
  
  “书记也来吹个吧”,这倒让杨一中有些尴尬了,他唱不好山歌更吹不好木叶。但这不妨碍他与老乡们一同展望,新渠修好后那山间泉水叮咚响的美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