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网出品 > 专题 > 正文

《书记去哪儿》桃江篇 谭建华灾后“搭把手”

2014-08-07 10:00:00 [稿源:红网] [作者:谢浩 万谦 管一桦 赵经伟] [编辑:彭莎]

 

(温馨提示:如遇视频播放不畅,请在播放器右侧选择流畅模式。)

 往期《书记去哪儿》:新化篇 通道篇 赫山篇 城步篇 新宁篇 新田篇 石门篇  辰溪篇 嘉禾篇 岳阳楼篇 借母溪篇 溆浦篇 光明村篇 桂东篇 安乡篇 慈利篇 鸭头村篇 麻阳篇 常宁篇

7月21日,桃江县沾溪镇沾溪村。谭建华(右)正向几位村民询问洪水影响的收成有多大,需要政府“搭把手”吗?

(7月21日,桃江县沾溪镇沾溪村。谭建华(右)正向几位村民询问洪水影响的收成有多大,需要政府“搭把手”吗? )

白沙岭村,谭建华[右]紧握倒房户邹伏秀的手安慰,并送去慰问金。他请邹伏秀放心,政府一定帮一把。

(白沙岭村,谭建华[右]紧握倒房户邹伏秀的手安慰,并送去慰问金。他请邹伏秀放心,政府一定帮一把。)

马迹塘镇香炉山茶厂。谭建华[左]听香炉山茶厂董事长刘博诉说损失。

(马迹塘镇香炉山茶厂。谭建华[左]听香炉山茶厂董事长刘博诉说损失。)

桃江县城桂花园小学。谭建华[中]听完新教学楼可在开学前如期完工,还是打算先让孩子们开学“挤一挤”,不让新楼的气味影响了学生身体。

(桃江县城桂花园小学。谭建华[中]听完新教学楼可在开学前如期完工,还是打算先让孩子们开学“挤一挤”,不让新楼的气味影响了学生身体。)

桃江县影剧院。一名大妈代表戏迷向谭建华提要求,“能不能装个空调?”谭建华认真“答白”(答应),说年内就会启动剧院改造工程。

(桃江县影剧院。一名大妈代表戏迷向谭建华提要求,“能不能装个空调?”谭建华认真“答白”(答应),说年内就会启动剧院改造工程。)

 

  红网记者 曾小颖 湖南益阳报道
  
  7月21日清早,炽烈的阳光已经发威,路面亮得刺眼,气温超过了30度。湖南益阳市桃江县委书记谭建华找了盒清凉油准备出门,这天他得晒上一整天。
  
  现在没多少桃江人顾得上太阳晒人,谭建华坦言,刚过去的那场特大洪水,冲走了许多桃江人多年的劳动果实。
  
  7月12日,特大暴雨突袭桃江,加之上游泄洪,桃江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洪灾。四天的雨水肆虐,让这个不到90万人的县里有29万多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一万多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多元。
  
  尽管洪灾中无人伤亡,但现在绝不是“歇气”表功的时候,谭建华坦言,当干部的更勤快些,多为受灾的群众打打气、“搭把手”(帮忙)。
  
  下田上堤“搭把手”
  
  顶着烈日暴晒的,当然不止是谭建华。当他赶到沾溪镇沾溪村时,村民们正忙着收拾被淹的田土,抢收抢种。
  
  沾溪村位于沾溪河汇入资江的入口旁,“两河围一村”的地势让村里这次受灾颇重。因为河水漫堤,村里贺家坪的1260亩农田被淹。
  
  贺家坪粮食专业合作社是沾溪村最大的农业合作社,承包了2000多亩粮田。“地势低点的田都被淹了”,正带领村民补种晚稻的贺开长说,估计洪灾损失在80万元以上。
  
  尽管大家顾不上收拾被淹的家当,就下田抢收抢种,但收效甚微。“2000多亩晚稻还只插了300多亩”,贺开长心急如焚。他扳着手指头,向谭建华诉说难处:
  
  天气太热,靠人工插秧一人一天只插得两亩地。晚稻的秧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可现在灾后恢复到处都在抢修,农机设备怎么也租不到。还有刚收的100多吨早稻也被水浸,成了卖不出去的“泥巴谷”;水利工程也被冲毁了,600多亩水田在接下来的旱季将无水可灌。
  
  农机可以政府想办法调度,“泥巴谷”晒干后看质量再来联系收购或用作饲料,灌渠修整也不能久拖……把这一条条想清楚后,谭建华招呼县农业局长刘伯约,得赶快为村民们灾后恢复“搭把手”。
  
  说到这,谭建华宽慰贺开长,“发大水的年份寒露来得迟,晚稻只要抢在7月底前插秧都可以,甚至8月5日前都成”。这话让贺开长松了口气——在桃江,大家都知道县委书记谭建华是农学院毕业的,又常年在乡镇工作,算是“脚一直泡在田里”。
  
  回想这场洪水,贺开长至今仍后怕,说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如果没有抢修的河堤挡着,就不只是(经济)损失的事了。
  
  贺开长口中的河堤,就在贺家坪沾溪河入资江口旁。从天降暴雨开始,这里就开始了抢修工程。虽然人力终究敌不过突如其来的水势,但两天两夜的抢修,大大延缓了洪水入村的时间和烈度,让村民得以安全撤出。
  
  谭建华今天来堤上,正好赶上加修的子堤完工。这段六公里长的防洪堤上加筑了一米高的子堤,可在洪峰来袭时为村民多上一道保险。村支书贺孟华称,因为资金和时间关系,这段子堤上还没铺完硬化道路,短期会影响出行,也没修葺挡水冲击的护坡,希望县里能支持。
  
  看到村民们几天就完成了这么大的工程,谭建华有些动容,他嘱咐同行的县水务局局长薛庆贤,尽快帮贺家坪河堤铺上草,完成护坡,防汛工程“搞就要搞好”。
  
  出村的路上,谭建华告诉记者,桃江县已全面开展灾情统计和隐患排查工作,紧急调运发放救灾物资,及时发放到了大栗港、武潭、三堂街等7个受灾严重的沿江乡镇受灾群众手中。县水务局成立了应急处险指导小组,指导维修水毁工程,确保农田灌溉用水。农业部门派出专家技术人员深入村组指导服务,筹措资金10余万元,准备调运倒种春种子提供给受灾农户,及时开展灾后补种。
  
  走村进厂“扶一把”
  
  比起种粮大户抢种晚稻的焦虑,倒房户们会更消沉些。当谭建华赶到沾溪村临近的白沙洲村时,倒房户邹伏秀正望着一片瓦砾发呆。见到谭建华来,邹伏秀拉住他的手,哭诉起来。
  
  这片瓦砾曾是一栋不错的农家小院,因为儿子在外打工,丈夫又死得早,这栋房子只有邹伏秀一个人居住。连日的暴雨冲松了地基和山体,也泡坏了房屋承重的梁柱,终于在7月19日,邹伏秀家的房子垮了。所幸儿子殷建仁那天回家探亲,把她背了出来才躲过一劫。
  
  救灾重建到处都忙,自己的老房子塌了怕没人帮,这曾让邹伏秀担心以后要寄人篱下。但在村里和镇政府的帮助下,邹伏秀家正清理瓦砾,将要重建房屋。
  
  见邹伏秀老人越说越动情,谭建华握着她的手轻声安抚,并塞过一笔慰问金,说民政、建设部门都有政策,会帮倒房户重建家园,“下次来您老的新房吃茶”。邹伏秀的儿子殷建仁也在一旁连声感谢,说没得政府帮忙就只有带着老娘外出打工了。
  
  谭建华告诉记者,像邹伏秀家这样的倒房户,桃江全县共有169户494间,此外还有严重损坏房屋375户720间,和一般损坏房屋790户1940间,都将视情况提供相应的帮助。
  
  被暴雨洪灾冲毁的不只是道路、田地和民居,还有不少企业的多年心血。
  
  在马迹塘镇的香炉山茶厂,谭建华看到了也许是世界上最大一坨茶叶渣。昔日繁忙整洁的厂区里,工人正清运厂内近900吨被洪水泡坏的黑茶。
  
  茶香、水浸后的霉味与消毒液的刺鼻味混杂在一起,在高温下形成一种令人晕厥的怪味。但即使没这种味道,香炉山茶厂的董事长刘博也快晕了。
  
  “都没有了,都没有了。”刘博语气黯然,这是茶厂1982年扩建以来头一回被水淹,480吨黑茶成品、380吨半成品和原料被水泡坏。电气设备也被浸水短路,厂区还要消毒才能复工。算下来香炉山茶厂直接成本损失3030万元,市场价值达6000万元。
  
  本来今年是销售最好的一年,这些倒掉的茶叶都是被大客户预定了的,刘博说,自己不敢拿浸水茶叶砸招牌,可加班制茶又来不及,刘博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客户了,还有上游的7000多亩茶园。
  
  不能让一个经营了几十年的黑茶品牌倒下,谭建华提出,黑茶是长期服务民族地区的边销茶,县里将为企业向民委申请专项补助,以及申请低息救灾贷款,尽量帮茶厂渡过难关。
  
  不光是香炉山茶厂,谭建华说,县里正在整合各种政策资源,将对在水灾中受到严重损失的重点中小企业给予扶助,帮助恢复生产。对于县里不能解决的难题,送市里研究。
  
  看到县委书记这样热心地筹划,刘博的信心又恢复了些,说怎么也得让厂子继续走下去。
  
  返城路上,谭建华又绕道去了桃江县竹产业园。竹产业园引进的两个大型项目最近开工,谭建华要去实地查看施工场地是否受水灾影响。
  
  益阳以“竹海”而出名,光竹林面积就有95.8万亩,比许多县的耕地面积还大。但光靠砍竹子卖钱是没有前途的,在竹产业园里踏勘工地的谭建华兴致勃勃地介绍,这里开工建设的两处项目益阳万维竹业和湖南桃花江实业都是竹制品深加工项目,可将竹子制成家居行业需要的竹纤维板和重组竹材等高端原材料,从而真正把桃江的竹产业“拉起来”。
  
  走街串巷“答白”
  
  洪水已退,一些与洪水没那么相关的事项也提上了谭建华的工作日程。别小看这些,谭建华说,办好这些也是对桃江灾后恢复的打气提质。
  
  离开茶厂,谭建华赶回城去时已快五点,但他顾不上回家,而是去了桂花园小学。现在是暑假,校园里正在建造新的教学楼。
  
  桃江县城学校的大班额问题一直很严重,不少家长写信或上网反映。桂花园小学的家长李雨平就是其中之一。她说自家孩子班上最多时有99人,最少也有78人,远远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小学45人的班额。加上老师一百人挤在不到60平方米的教室里,孩子学习受影响不说,教室里也挤得转不了身,“我们家长要收腹才进得去”。
  
  对家长们的诉求,谭建华“答了白”(答应),拍板今年利用暑假对桂花园等三所学校进行改扩建。前几日,桃江全县都投入到抗洪抢险当中,谭建华担心学校建设进度受影响,一进校门就询问起来。
  
  施工方拍胸脯保证一定能在开学前完工,但谭建华思虑再三,还是打算开学后让孩子们再“挤”上一段时间。
  
  不想赶在开学搞个形式主义,谭建华说还得请家长们理解,怕刚建好的新楼“气味大了对学生身体不好”。
  
  白天晒了一整天,吃过晚饭的谭建华又出了门。别人晚上散步是乘凉,可谭建华要去的地方晚上也很“热”。
  
  谭建华拐进了街边的一条巷子。不远处隐约传来热闹的戏曲声。这里是免费开放的桃江县影剧院,桃江的戏迷们晚上聚集在这里欣赏花鼓戏。
  
  上了点岁数的桃江人大多爱听花鼓戏。建于80年代初的桃江县影剧院常年免费开放,是戏迷们休闲的好去处。但这座剧院设施已严重老化,夏天剧场里闷热,也只能靠吊扇、冰块和观众自带的大蒲扇。
  
  “能不能装个空调?”一名老奶奶摇着蒲扇问谭建华。她说一场戏下来,别说聚光灯下的演员,连观众都大汗淋漓,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好多老人看半场戏,就要出去透风,怕自己中暑。
  
  空调会有的,舞台设备也会换新,谭建华又“答了白”,还说县里还会再建一座露天戏台,为桃江人提供更多公共文化设施。
  
  走出剧院,迎面而来的晚风总算让谭建华凉快了些。也许是来了兴致,谭建华唱了一段《韩湘子化斋》,歌声高亢悠扬:“香烟渺渺上天台,拔开云雾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