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网出品 > 专题 > 正文

《书记去哪儿》借母溪篇 周永强深溪河畔解民忧

2014-06-05 09:39:17 [稿源:红网] [作者:谢浩 黄敬 王矾 杜洋 龚金智] [编辑:廖轩仪]

 

(温馨提示:如遇视频播放不畅,请在播放器右侧选择流畅模式。)
  
往期《书记去哪儿》:新化篇 通道篇 赫山篇 城步篇 新宁篇 新田篇 石门篇  辰溪篇 嘉禾篇 岳阳楼篇

\

(沅陵县借母溪乡党委书记周永强(左)向采砂场老板李成云讲解申办流程。)

\

(周永强(左)将政府对娃娃鱼养殖的扶持资金送给养殖户。)

\

(检查城乡环境整治情况。)

\

(周永强向邓发文、邓保平了解他们搬下来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

(周永强详细了解蜂蜜生产情况。)

\

(周永强(右)在吴显本(左)家的茶园地查看茶叶长势。)

     红网记者 刘玉先 怀化报道
  
  5月15日,星期四。湖南省沅陵县借母溪乡党委书记周永强起了个大早,因为一条咄咄逼人的短信,他必须尽早与发短信者推心置腹的沟通,消除彼此误会。
  
  事情是这样的:借母溪乡村民李成云欲在河道边开一采砂场,周永强认为开办采砂场无可厚非,但前提是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规定的范围内,且征得周边民众同意后方能开办,为此采取了暂时对砂场断电的措施。
  
  但在李成云看来,开办采砂场不仅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相反还能对两岸农田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为村民建房提供优质、低廉的砂石,可谓一举两得。他认为,周永强对其采砂场断电是典型的不作为,遂编发了恐吓短信,说惹急了就拿煤气罐和他同归于尽。
  
  事实上,类似当事人不理解的情况在周永强日常工作中时常出现。在乡镇一干就是20年的他坦言,基层干部是权力很小而责任却很大的群体。同时,在农村开展工作有时就得先讲感情,再讲理,最后才讲法律。
  
  而如何在保护好优良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特色乡镇经济,从而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周永强说,这也是千千万万基层干部所面临的最大考验。
  
  深溪河道看砂场 解开场主心中“疙瘩”
  
  带着办理采砂证的流程表,十余分钟车程后,周永强来到了李成云的采砂场。因为时间尚早,采砂场还没有工人作业,周永强二话不说径直往李成云家中走去。
  
  见到书记的到来,李成云很是激动,不等书记开口,他便“放起炮”来:“我在深溪河道内采砂也是利民的好举措,随着洪水坪集镇的建设,砂石的需求可以说是与日俱增,如果都从县城或者其他乡镇采购砂石的话,运输成本高昂不说,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工程的进度……你不支持我也就算了,为何还要以停电的方式来阻工?”
  
  “已经习惯了”,对于李成云的态度,周永强是早有心理准备。待李成云说话的间隙,周永强把一张《关于借母溪辖区内深溪流域采砂证办理的建议程序表》交给了李成云。“作为乡党委书记,我并不是说要阻止你开办采砂场。你我都明白,要想致富奔小康,单纯靠种田、养猪等传统办法显然不行,必须得靠产业来致富。”周永强解释,但开办采砂场不能影响周边民众的利益,不能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必须提供采砂点的位置图、开采时间、采访范围、弃料处理及环境卫生保护等诸多细节。
  
  不等李成云“反驳”,周永强拍着李成云肩膀表示,“老李,你看这样子如何,采砂的范围为:上至卢屋溪,下至军大坪。在正式采砂前,你将尾砂如何处理、周边环境如何保护等细节弄好,待相关手续齐全后,乡镇府会签署意见,并告知县水利局,为你这采砂场提供绿色通道。”
  
  听了书记的解释,得到书记的答复后,一直板着脸的李成云终于露出了笑容,对于先前所发的短信也表示歉意。他说,想着开办采砂场,这两个月包括自己在内的三个股东已经投资了近两百万,因为急于求成,才会出现发短信恐吓书记的情况。
  
  老百姓都是很单纯的,嬉笑怒骂挂于脸上,喜欢直来直往,周永强坦言,这种情况在其工作中也稀松平常,面对这样的事情,不能激动、意气用事,需坐下来,面对面的与群众谈感情、讲道理,最终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洪水坪村话搬迁 打造土家风情旅游小镇
  
  解开老李心中的“疙瘩”,周永强前往了洪水坪村。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这是湖南省委办公厅的扶贫联系点,也是前往借母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必经之地。为尽早实现村民脱贫致富,去年借母溪乡启动了异地搬迁的扶贫政策,动员居住于深山老林的贫困农户搬迁至山脚下。
  
  刚走进集镇销售中心,周永强发现村民邓发文、邓保平正在与工作人员商量着什么,一打听才知他俩是特意过来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的。看到书记的到来,邓发文、邓保平停下手里的笔,攀谈起来:“之前已经看过几回,想好了要买的户型和楼层,今天特意过来签订合同并了解房屋建设进度。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也能做回城里人。”
  
  “你俩别光说客套话,请多为洪水坪集镇建设多提些意见,搬下来后你们觉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欢迎你们‘吐槽’。”周永强向他们介绍,按照长远规划,未来洪水坪集镇将成为借母溪景区的旅游集散地,成为远近闻名的土家风情旅游小镇。
  
  “能否实现低保全覆盖?怎样才能在周边拥有自己的菜园地?老人们的坟地如何解决?”接过书记的话茬,邓发文毫不客气,一口气抛出了三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集中建房、集中居住能带动生态新镇建设,但如何才能让老百姓尽早脱贫致富,我想听听书记的意见。”邓保平一旁附和。
  
  边在本子上记录问题,周永强边解答:在低保的事情上,乡里面的政策是60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都将纳入低保范畴;菜园地的问题,将以政府的名义在洪水坪周边开垦一片荒地,届时每家每户都能分到相应面积的田地;而关于老人坟地一事,则遵循自愿的原则,想埋葬在老住所的就自行解决,愿意埋葬在新家附近的,届时政府也会协调解决。
  
  “现在农民以田地为载体的农业生产是家庭自给自足之渠道,依托旅游项目带动劳务经济才是家庭增收之主源。”周永强介绍,近两年随着交通的改善,随着借母溪旅游的升温,村民办农家乐的兴致日益高涨。
  
  今年78岁的符桂珍老人便是其中一位。老人憧憬着,等新房建好后,开办一农家乐,通过无公害的蔬菜及纯天然的瓜果将远方的客人吸引过来,让更多的人知晓借母溪、推介借母溪。
  
  借母溪里聊生态 做足“金字”招牌
  
  一直以来,借母溪凭借其极具传奇色彩的名字为大众所知晓,又因保存很好的原始生态环境被誉为“湖南的九寨沟”。
  
  传说多年前,永顺知县奉母到长沙府赴任途经此地,这里地势曲折、山高林密,轿夫们精疲力竭再也走不动了。进退两难之际知县心生一念,将母亲暂时寄养在此。官人之举被轿夫传开,蛮荒之地便有了自己的名字:“寄母溪”。附近一孤零零的土家汉子看到孤苦伶仃的老母后,便要拜老母亲为干娘,一来代替知县尽孝道,二来自己也有了母亲。老母亲欣喜答应,后人便把“寄母溪”改称“借母溪”。
  
  随着2008年借母溪被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母溪惊险、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也成了众多户外爱好者的必选地。加之借母溪与张家界和凤凰景区相距均只有70公里,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金三角”。
  
  周永强介绍,去年开始,景区启动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均基于方便保护区巡护、安全通行和提升旅游功能考量,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强调与生态和当地文化协调,符合安全、经济要求。建设内容包括滨水步道、木栈道、山间步道、汀步、桥梁以及洗手间、商店、指路牌等。
  
  在景区,周永强边走边向工作人员了解物种保护情况、相关保护措施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他估算,待景区相关配套完善后,从每年张家界3000万的旅游人次中分流10%到借母溪来不是不可能,而300万人次所带来的物流、消费流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乡亲们也能借此脱贫致富。
  
  “生态资源”的稀有,意味着开发得适度。如何让优良的生态环境发挥最大效益,造福乡民,周永强说,借母溪得走出一条“更好的路”。
  
  冒古洞组谈产业 叮嘱把好产品质量关
  
  离开借母溪景区,周永强步行近二个小时的山路,来到借母溪村冒古洞组视察蜂蜜产业及油茶、茶叶生长情况。
  
  发展养蜂业多年的借母溪乡,过去农户自产自销,单打独斗,销路不稳,产业起色不大。前几年,从广东回乡创业的村民杨志军发起组建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对蜂蜜统一购销,销路一打开,50多户参与的农户都从中受益。
  
  在山头一蜂箱基地,周永强叮嘱蜂业公司老总杨志军,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不要贪大求洋。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要向客户讲解真假蜂蜜的辨别方法,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带领更多的村民养殖蜂蜜,努力将蜂蜜产业打造成借母溪的支柱型产业,成为暨借母溪景区后,借母溪的又一“金字”招牌。
  
  “好山出好花,好花出好蜜。”揭开山头一蜂箱盖,周永强不断向周遭的人广而告之,尽管一不小心就被一只蜜蜂给蛰了一下。
  
  告别山头的蜂箱基地,步行十余分钟便来到了村民吴显本家。因为今年雨水比较集中,茶产量不如往年,刚一坐下,种植了150余亩茶叶的吴显本便向书记“诉苦”起来。
  
  好消息的是,按照借母溪乡关于突出发展“两茶一蜜”特色产业的决定,对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新造茶园和100亩以上的低改茶园进行扶持。在为农户免费发放蜂箱的同时,对养蜂大户蜂蜜产量达100斤以上的,按照一定标准给予奖励。
  
  有了乡里面的好政策,吴显本也底气十足,他透露,接下来他将按原计划引进机械设备,扩大茶园面积并兴办农家乐。因为他相信随着借母溪在旅游发面的发力,景区名气的大增,乡镇的“两茶一蜜”产业将不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