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去哪儿》鸭头村篇 支书张晚魁“跑村”串户
(温馨提示:如遇视频播放不畅,请在播放器右侧选择流畅模式。)
往期《书记去哪儿》:新化篇 通道篇 赫山篇 城步篇 新宁篇 新田篇 石门篇 辰溪篇 嘉禾篇 岳阳楼篇 借母溪篇 溆浦篇 光明村篇 桂东篇 安乡篇 慈利篇
红网记者 曾小颖 浏阳报道
7月1日清早,浏阳市鸭头村的老支书张晚魁料理完自家的菜地,推着小摩托出了门,又开始了“跑村”串户的一天。
在鸭头村,做工作是真要(骑摩托)“跑”的,张晚魁自豪地发着“牢骚”:鸭头村是浏阳数得着的大村,由四个村合并而成,有八千多村民,这几乎是一个小镇的规模。
鸭头村是以“两片叶子”(烟叶、茶叶种植)而闻名的农业大村,土地要集约规划、产业要升级、还有村容民风的改进……要为八千村民当好家当然不是轻松事,张晚魁5月以来只休息过一天。
累点没啥,这证明村里有奔头。这位爱种菜的老支书说,这好比自家的菜地,越肥沃就越得下功夫。
为“两片叶子”挑刺
在村部里和其他村干部简单碰过头,张晚魁骑着小摩托去了金叶专业种植合作社。眼下正是烟叶采收、烘烤、分级的关键时期,张晚魁一有空就要来转转。
烟叶价值高,收购又有烟草公司包干,不少人指望靠着烟叶坐等收钱。而一贯脾气好的张晚魁一进烟场就专门“挑刺”。
金叶合作社的烤房车间里,烟农们正将烟叶归堆、编杆,准备烤制。一进门,眼尖的张晚魁就嚷了起来,“回回碰到你(编杆不规范)”。他跑过来向大家演示编杆的正确方法,强调得从中间向两边编起,免得烤制时掉下烟叶。
而在烟叶分级、烤制环节,张晚魁又嘱咐烟农们别怕“浪费”了。已到7月,质量最好的下部烟叶已经收完,现在加工的多是中上部烟叶,分级不严就会被大幅压价。“这是假熟的”,分开;有青枯叶,剥下来;青片的,另外扎把……张晚魁一边挑刺,一边邀烟农们去看看自己烤出的烟叶,长长见识。
张晚魁挑刺大家都服气,金叶合作社副总经理张鲁武说,老晚支书种了十几年的烟,是浏阳有名的“种烟能手”。原来鸭头村光种粮食,农民收入不高。1999年,张晚魁带领村民种起了烟叶,为鸭头村找了个金饭碗。
出门时,张晚魁手里捏着一片烟叶细嗅。他告诉记者,鸭头村种烟抢了个先,但不是捧上了金饭碗。现在政策要求烟草种植控规模控产量,村民们还想靠烟吃饭就必须在精细化上下苦功。
而种烟更长远的好处是,张晚魁说,为鸭头村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农民,他们种田耐得烦、找资料会上网、还敢出门闯市场。“村里外出种烟当专家的有一两百人”,有了这样高素质的农民,张晚魁说鸭头村以后种啥都不怕。
“两片叶子”的另一片是茶叶,这里也有根“刺”等着张晚魁去面对。流转出去的茶园租金太低了,村民们很有意见。可当年的合同白纸黑字,具有法律效力。张晚魁只能一边和企业交涉,一边想办法做村民的工作。
租下鸭头村土地开发茶园的银峰茶业公司,是浏阳市最大的茶业公司,发展迅猛。2003年起,银峰公司承包了鸭头村千余亩土地开发茶园,签了50年的长约。当时的合同约定每亩年租50元,30年后再按稻谷市价调整。当时物价低村里也不富裕,村民们对租金还满意。
路旁的茶园里,张晚魁对着银峰茶业董事长熊鼎新摆道理:现在物价、工价都飞涨了,茶园旁边的烟田和油茶林,每亩年租都是几百元,也就茶园的租金原地踏步。村民难免有情绪,没人愿意采茶上工,茶园也难发展。
作为企业的当家人,熊鼎新也有自己的顾虑:如果租金喊涨就涨,那要合同有什么用?说着说着,熊鼎新也有了情绪:大不了茶园都不要了,公司搬家。
这话急得张晚魁连连开解,说了好久才安抚下熊鼎新。几番理论下来。熊鼎新答应租金会酌情上涨。至于怎么涨,涨多少,后面张晚魁要在村民与企业间沟通,甚至受气的事还不少。但张晚魁很高兴,说能跨出第一步,就是成功的开始。
显然,挑这样的“刺”是两头受累。私下里,熊鼎新对张晚魁赞口不绝,说“八千多人的村子,也就张晚魁能管得了”。
解开“一座山”的纠结
一个电话打断了张晚魁上午的安排,他急匆匆上了山。原来是村里的罗仲秋老人病重了,儿子罗继国终于打定主意,在村里的公墓山上为父亲选块墓地。
85岁的罗仲秋老人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自己也坚持要响应政策火葬。但儿子和女婿怕村里人说不孝,想为父亲办个风光大葬。经过张晚魁和村干部们反复做工作,罗家人这才答应火葬归山。
鸭头村人均才六分地。而传统土葬,一座坟就要占将近三分地。为了解决坟山争地的矛盾,2012年起,鸭头村建起了镇上唯一的火化公墓山,村民可免费入葬。但乡村的殡葬旧俗一时间难根除,尽管村里一年要“老”五六十人,但鸭头村公墓从去年开园至今,也只入葬了20余位逝者,这还都是张晚魁和村干部们逐一做家属工作劝来的。
就算到了公墓,罗仲秋的女婿张广新还想着能不能“通融”,让岳父“全身下葬”。张晚魁耐心开导,罗老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革命,一辈子都是先进模范,“总不能让老人最后倒落后了吧。”
为罗仲秋老人选好一块最高处向阳的墓地后,张晚魁赶去罗仲秋老人家探病。快到罗仲秋家时,张晚魁停下来,认真叮嘱同行者:别说病情别说山(墓),“莫让老人家担心。”
一周后,罗仲秋老人逝世。罗家的后人们和张晚魁一起,按照罗仲秋的遗愿,把他葬在了村里公墓山的最高处。
说服“一块地”的矛盾
刚吃过午饭,日头正毒。张晚魁接了通电话,又骑着摩托车出门了。
鸭头村农业发达,但没有多少企业。今年引进的中粮公司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是鸭头村招商零的突破。但这一项目在土地流转上“碰了钉子”,70亩规划用地上还有最后两户村,其中一户村民王秋风怎么也不愿意签约。
负责此事的副支书张绪初苦劝多次都没能见效,今天干脆向张晚魁求助,让他来“拔钉子”。
中午的工地上阳光亮得刺眼,王秋风看到老支书顶着一头汗跑来找自己做工作。这让王秋风有些难堪,他推说不肯出租自留地,是为了留给儿子回来办企业。如果硬要拆,厂子的建设得分自家一杯羹。
张晚魁耐心地说道理:周边都已经出租,就你一户的土地也发展不好产业。更何况引进了农产品加工基地企业,不光田里的收成更好卖,还能为附近村民带来工作机会和小额工程。
“那说话要算数”,王秋风终于松了口,他说相信老晚(张晚魁)不会忽悠人。
建设“幸福家园”
终于说动最后两户村民流转土地,张晚魁心情大好。他接下来要去培上示范片的“幸福家园”看看环境卫生保持好不好。这里是浏阳市环境美化示范屋场工程,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
现在这里户户门前树绿花红,路口还有休闲广场,石桌石椅整齐精致。张晚魁说,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让农民走上水泥路,用上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更从村容建设到精神风貌都建成“幸福家园”。
村容美化可以靠砖瓦花木建成,但村民们的精神风貌就得靠村干部与群众的积极互动。张晚魁说,这需要村干部除了抓数字(经济指标),还要多走村串户,记得和老乡们多聊些家长里短的“闲话”。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张晚魁回到家。村妇朱艳姿正在院里等他,她有家庭纠纷想张晚魁帮忙调解。张晚魁抽了把凳子坐下来,认真倾听。
话说间,张家的饭菜端上桌了,张晚魁请朱艳姿留下来吃晚饭。厨房里的妻子暨雪丰多炒了两个菜。她说,常有村民来家里找晚魁说事,到了饭点总会多炒两个菜,留人一起吃饭。
送走朱艳姿,张晚魁晚上还要出门。这天是七一,他要去探望村里的几位老党员,和预备党员们打气谈心。
想到这,张晚魁向小孙女请了个假:“爷爷要出去过个节……”
- 《书记去哪儿》双牌篇 苏小康进山寻“路”(2014-08-28)
- 《书记去哪儿》衡阳石鼓篇 陈竞的“里子工程”(2014-08-21)
- 《书记去哪儿》桃源篇 龚德汉为堤垸开“药方”(2014-08-14)
- 《书记去哪儿》桃江篇 谭建华灾后“搭把手”(2014-08-07)
- 《书记去哪儿》常宁篇 何录春下乡“搜问题”(201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