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网出品 > 专题 > 正文

《书记去哪儿》桃源篇 龚德汉为堤垸开“药方”

2014-08-14 10:00:00 [稿源:红网] [作者:谢浩 黄敬 王矾 杜洋 王长吉] [编辑:廖轩仪]

  
  灾后补损 为种粮大户“支招”
  
  常德武陵区白鹤山乡种粮大户邓应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投资桃源竟会如此的“不顺利”。
  
  相中桃源肥沃的土地以及完善的灌溉,年初,他和合伙人通过土地流转在深水港乡承包了五百余亩水田,播种、插秧到施肥,一路顺风顺水。可就在早稻集中收割的这个节骨眼上(也就是7月17日前后),持续上涨的沅水让邓应明措手不及。
  
  “因为稻谷在洪水中浸泡了好几天,霉的霉,倒的倒,往常能收割九百多斤一亩的稻田,这次不足四百斤每亩,产量减少了六成以上。相比‘看得见’的损失,‘看不见’的隐忧更让我烦心。”洪水带来的影响还没结束,邓应明诉苦,因为晚稻秧田九成被淹,绝大部分秧苗死亡,为此230亩晚稻只能改播“倒种春”。
  
  而“双抢”期间,晚稻的种植又是个赶早不赶晚的活。一分一秒对农户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收割、翻犁、插秧每个环节都不能耽搁。因为前期稻田被洪水浸泡了几天,耽搁了收割时间,继而影响了翻犁和插秧。
  
  为尽早将秧苗播种下去,最大限度减少损失,这两天邓应明请了好几十人帮忙插秧。但毕竟耽误了几天时间,邓应明担心,这样下来秧苗成活率可能不那么高,而且后期受寒露风影响,担心会出现倒伏的情况。
  
  “除抢抓时间,你还得把握好国家的一些政策。”得知为节省开支,邓应明没有购买农业保险后,之前分管农业工作多年的龚德汉表示,种植业、养殖业等受天灾及市场规律的影响都比较大,一旦出现灾害性天气或者市场行业的波动,农户都将受到损失,这时如购买了农业保险的话,就能最大限度地将损失降到最低。
  
  细心的龚德汉还为邓应明算了一笔账,购买农业保险,每亩水田只需4元,也就是说,他承包的500余亩水田全部入保也只需2000多元。因为天灾,此次邓应明亏损估计达四五十万元,相比之下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吃一堑长一智。”龚德汉建议邓应明,来年将稻田全部上“保险”。
  
  龚德汉介绍,目前县里面正按照“夏季损失秋季补,粮食损失经作补”的思路,积极补种改种,同时做好护苗扶苗、涉农物资供应等工作,县政府将对补种改种的种子实行集中采购、统一供种,积极组织生产自救。

  记者手记:农民儿子的本色

    “大伯,您这房子建的都是空斗墙,显然没有眠墙那么稳固,而且您房屋的承重墙也都出现裂痕,所以您还是少来房屋为妙。”在杨庭忠部分坍塌的老房子里,龚德汉不停地叮嘱两位老人。

    同样,刚到种粮大户邓应明承包的稻田边,龚德汉便手握秧苗,查看秧苗的出苗率和秧苗的整齐度,询问最快哪个时候能将秧苗播种下去。“时间不等人,可能就是那么一天或者几个小时的问题,后期秧苗的成活率及稻田产量就会大有不同。”

    显然这与龚德汉出身农家不无关系,但更多的应该是参加工作后,龚德汉经常性深入基层,与百姓打成一片,才会让其对农村如此熟悉,对农业如此了解。

    桃源县电视台一摄影师透露,因为桃源离龚德汉常德的家比较近,周末的时间龚德汉基本都花在乡镇调研、走访上。与龚德汉熟悉的人都称赞:“这是农民儿子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