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大业(5):“茶王”归来

2018-01-20 20:36:57 [稿源:湖南卫视] [作者:] [编辑:张可可]

  “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湖南有,湖南只有安化有。”这句话所说的,就是安化黑茶中的名角——千两茶。它以重量命名,按古时计量方法,每支1000两。因为大器古朴、工艺繁复、一支重达七十多斤,千两茶素有“世界茶王”之称,它也是安化黑茶史上最传奇的一脉。

  一杠又一杆压实,一遍又一遍翻转。踩制千两茶的工人,当地叫“杠爷”。即使在大冬天,杠爷们个个满头大汗。

  千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新安:你一餐吃不了半斤米,喝不得一斤酒,吃不得一斤肉的人是干不了这个体力活的。

  绞杠紧身、抽篾紧篓、木锤敲匀。这样翻来覆去,一支茶踩制成型,往往要20多分钟。千两茶,以重量命名,但尺寸也得精准,都得长一米五,直径21厘米。

  千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新安:这是个黄金比例,根据骆驼和马的一个综合值,来进行量身定做的。

  明清时期,茶商来安化采买茶叶原料,为方便在万里茶道上运输,大多要踩捆成包。最初各家打包的大小、形状、重量不一,后来逐渐统一成小圆柱形,重量是老秤的百两。千两茶,在清同治年间,也就是150多年前,由“百两茶”演变升级而成,为的是提高运输效率。按现在的计量标准,一支千两茶,是七十二斤半。

  千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新安:虽然看上起很粗糙,但是它是最原始最古朴,也是最科学的一个包装材料。

  因为这种特有的外形,千两茶还有一个名字:花卷茶。花格蔑篓的里面,还有两层包装,从里到外依次是粽叶和棕片。

  篾匠刘光耀:花卷茶啊,实际上“火车头”还是我们篾匠,篾匠不织出这个花卷篓来,就不能叫花卷茶。

  制作篾篓的竹子,竹龄要超过3年以上。从小满以后,到第二年立春,是制作篾篓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的竹子含碱量低,不容易招虫。织篾篓的竹片只有两毫米厚,如何保证每条竹片的厚度一样,全靠篾匠自己的手艺。

  千两茶的篾篓,从最底部开始形成。编织过程需要长时间蹲坐,很多老篾匠都有腰间盘突出的毛病。71岁的刘光耀十年前开始犯腰疼,现在,大部分工作都交给他的侄子兼徒弟刘海平来完成。

  篾匠刘光耀:有一些他的方法对了,它就没有那么容易断蔑,要正正当当紧,斯斯文文紧,它就不会断。

  等到篾篓编制到需要的长度,就要把剩余的竹篾再收回篓子底部,这道工序叫“收花”。完成了“收花”,一个篾篓就算大功告成了。

  篾匠刘光耀的母亲,今年94岁。她在缝制的,是千两茶里的内衬。新鲜的粽叶风干后,缝在一起,像一件遮风挡雨的雨披。用它来包装茶叶,就是为了防雨。不急不忙,老人每天能缝制三四张这样大小的粽叶片。刘光耀担心母亲身体,希望她不要再继续做下去,但老人就是闲不住。

  刘光耀:娘啊,你做完这点别做了,你到处去玩一下。

  刘光耀母亲:我就是想多做点。

  这10多年,随着黑茶的复兴,刘光耀的生意越来越好,他办起了一个篾篓加工厂,主要供应安化几家生产千两茶的大户。除了千两篓,他还制起了百两篓、十两篓。这些各种规格的篾篓,无论大小,它们等待的都是茶叶。

  压制千两茶的茶叶,通常会在每年的五六月份采摘,选择四叶一芯。这样炒制茶叶是第一步,叫杀青,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让茶叶便于存放,同时也去除了绿叶的青味。粗制形成黑毛茶,杀青之外,还有揉捻、渥堆、七星灶烘焙等多道工序。精制过程更具技术含量,水分的多少、温度湿度的控制,都有精确的指标。不同的季节、不同生长环境和不同的年份,都让茶叶有着不同的性格。制作千两茶,有70多道工序,最不容易传承的,是把握拼配的比例。

  千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新安:这个千两茶的原料拼配是非常讲究的,它有地域的讲究,还有等级的讲究,它最好的一支茶在于它的拼配。

  千两茶的发源地在安化江南镇。嘉庆皇帝遗物中的那样东西就是千两茶。一百多年前,刘新安家乡的刘姓茶师和晋商创造了这种制作工艺。因为古时有“传子不传女”的规矩, 1952年,白沙溪茶厂将掌握这份机密制作技术的刘家成员招为员工,带徒学艺,才把这门技艺传承至今。

  刚刚踩制好的千两茶只能算半成品,根据传统,还需要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晾晒,才能走入市场。“晾制”千两茶是一个发酵过程,也是一个干燥的过程。

  因为制作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季节性强,千两茶曾在1958年和1983年两度停产,直到1997年重新恢复生产。目前,安化县经营千两茶的厂商有200家左右。

  为方便零售与饮用,在许多茶行,千两茶锯成一饼一饼,有的方便到一袋一泡。千两茶王在时光流转中沉淀,今天,喝起来方便了,喝的人多了,但还是岁月陈酿赋予那种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