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去哪儿》南阳桥篇 刘行国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2014-09-04 10:00:00 [稿源:红网] [作者:谢浩 文韬 王矾 杜洋 王长吉] [编辑:廖轩仪]

《书记去哪儿》南阳桥篇 刘行国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城塘村新修建的通组公路。)

《书记去哪儿》南阳桥篇 刘行国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刘行国[中]在城塘村了解通组公路修建情况,倾听村民意见和建议。)

    查看村组公路 为村集体解后顾之忧
    
  与竹基村同样大面积种植佐料菜的城塘村,近些年在路网不断健全的大背景下,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出行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当年为将蔬菜卖到菜贩手中,经常是凌晨一点起床将蔬菜打理好,然后再肩挑手提,步行十余公里赶在天亮之前将新鲜蔬菜送到菜贩子手中。夏秋季节还好,而春季多雨时节以及冬天,经常要冒着大雨和严寒几经周折才能顺利将蔬菜贩卖出去。”回忆起当年的心酸,罗伟民唏嘘不已。
  
  罗伟民介绍,不仅是菜农,小孩子上下学也艰辛不已,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路没修好前,物流成本也是相当的高。而现在水泥路到组、到家后,菜贩子都是主动上门进行收购了,人也没有之前那么辛苦了,每亩菜的纯利润也相对提高了。
  
  但问题也随之产生,城塘村支部书记刘爱东介绍,这些年村里面共修建通组公路近十公里,因为城塘村没有其他企业,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尽管有上级拨款以及村民自筹,但几年下来,村里还是负债十多万元。
  
  同时,如何将村里面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刘爱东也有些爱莫能助。刘爱东向刘行国算了一笔账,目前行情下,流转一亩田土的金额也就七八百块钱,之前也曾有大户愿意出价一千元每亩将城塘村的菜土全部流转过来,但现实是,在菜价不大面积波动的情况下,每亩菜地一年的纯利润至少在一万元以上。
  
  一时间,如何找到两全其美的法子,进而将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也成为城塘村支两委面临的挑战之一。
  
  “要想富,先修路。”刘行国明白,在帮助村里面解决债务的前提下,长远来看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最大效益的利用健全的路网,招商引资,发展集体经济,将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你们放心,村里面因为修路而欠下的债务,部分我们将报给交通部门,将其纳入农村公路建设范畴,多少给予一些补助,另外一些可以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尽量为你们解决。”对于如何壮大蔬菜产业,刘行国则建议,在广泛征求菜农意见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建立城塘村蔬菜协会,一来可以集体抵抗菜价波动给菜农带来的损失,二来可以定期邀请农业方面相关专家、学者,就蔬菜种植、销售给予专业的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