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去哪儿》南阳桥篇 刘行国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2014-09-04 10:00:00 [稿源:红网] [作者:谢浩 文韬 王矾 杜洋 王长吉] [编辑:廖轩仪]

《书记去哪儿》南阳桥篇 刘行国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袁家洲村高排水渠。)
《书记去哪儿》南阳桥篇 刘行国让村民吃下“定心丸”

(刘行国[右]爬上水渠,仔细查看水渠质量。)    

    检查高排水渠 叮嘱村民要有保险意识
    
  在路网健全的前提下,村民能否从农作物上获得最大的效益,农田水利设施是否完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这不,袁家洲村68岁的刘滨生老人,就因为去年罕见的大旱以及村里面水利设施的不完善,十亩水田几乎绝收,直接经济损失上万元。刘滨生介绍,为尽量减少损失,自己还连续半个月在水渠边“守水”,但因为僧多粥少、加上水渠年久失修,最终能流到自家稻田里面的水几乎没有。
  
  好消息是,上半年启动建设的袁家洲高排水渠已基本完工,只待安装好抽水机等设备后,就可以投入使用。新修的高排水渠水渠长800多米,能灌溉农田300余亩,涉及到袁家洲村铁铺组、袁家洲组大部分农田,整个水渠耗资20多万元。
  
  在袁家洲村支书王志纯的带领下,刘行国一路了解高排水渠修建及资金方面的情况。“水渠财政补贴十余万,村民自筹了6万多元,但即便是这样,目前村集体还是欠债近十万元。”王志纯介绍,水渠修好后,基本上一劳永逸,至少50年内碰上干旱天气也不会出现水田无水的情况。
  
  这样一来,村民们也不再要为农田是否有水而担忧了,目前市面上粮食的最低收购价为125元/百斤,以刘滨生老人为例,一年下来光水田这一块,就将增收上万元。
  
  “修建水利设施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资金的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可以将其列为‘一事一议’财政补贴项目。”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刘行国还叮嘱王志纯,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比较大,尤其是种粮大户,既要买农药化肥、又要请劳动力,成本比较高,因此要有市场观念和保险意识。
  
  离开袁家洲村,刘行国又马不停蹄前往乡敬老院。其实,刘行国对于乡敬老院的老人们,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每个月他总要来上三四次,上一次给敬老院安装的视频监控系统,效果如何,刘行国要来摸摸底。
  
  “前阵子一大清早去查房时,我们发现一个老人不见了,全院上下搜查都没有找到,大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敬老院院长孙友余介绍,联想到院里面新安装的监控系统,立马查看当日视频,发现老人早上4点多爬围墙出去了。“这东西好,通过监控,可以随时了解老人的一些突发状况。”
  
  今年敬老院又投入了十余万元,对生活不能自理的五保对象,请专人进行照顾护理,率先在株洲县安装了全覆盖的监控系统,并在每个房间配备有应急呼叫器,以便随时掌握院内动态及时处理突发事件。